《归义非唐》

第229章 乱象徒生(第3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只要日子拖长,淮南等地必然动乱,届时流民四起,哪怕拿下陇右,局面也不好控制……”

说到这里,李商隐又觉得自己把刘继隆说的太差,又找补道:

“更何况即便拿下陇右,也未必能拿下节帅,节帅大可率兵撤往吐谷浑,占据吐谷浑自立。”

“吐谷浑我是不会去的。”刘继隆将其打断,随后说道:

“当今的这位至尊倒是想要对我动兵,但他决断不足,担心短期拿不下我,故此以安抚为主。”

“即便后续有新君即位,也需要考虑清楚国库情况,才敢对我下手。”

“不过陇右的位置确实重要,朝廷始终要对我下手,到最后就是看谁的战略定力更足罢了。”

陇右的位置太重要了,唐廷不可能放任不管。

陇右愈强大,关中愈不稳。

正因如此,唐初开国时,李世民才会在入主关中后,先对薛举动手。

现在的刘继隆相当于小号薛举,唐廷对他需要格外小心。

不过不管怎么样,唐廷始终还是会对他动手的,而他也一直准备着。

如今陇右许多城池关隘都是夯土包砖,即便唐廷从索勋那里获取了配重投石机的技术,短期也拿不下他。

只要唐廷短期拿不下他,他就有资本和唐廷和议。

当然,他更希望自己能挫败唐廷攻势,趁机夺取秦、凤诸州。

但战争爆发前,他也不知道自己究竟能否做到这一步。

“若是节帅与朝廷开战,那必然要谋求向外扩张,而节帅在陇右的制度,恐怕便不适用对外了。”

李商隐将他的想法说了出来,刘继隆听后也颔首表示认可。

“这套制度,确实不适用其它地方,但那是以后的事情。”

“兵法讲究因地制宜,理政也是同样的道理。”

“在这点上,义山大可放心,我并非迂腐之人。”

刘继隆做出了保证,李商隐听后也松了一口气。

他最担心刘继隆自持天赋,故而听不进去任何建议。

现在看来,他还是看低刘继隆了。

刘继隆的气量,远比如今那位至尊高,高出好几个高度。

“既然如此,那下官也就没有什么能说的了。”

“下官告退……”

李商隐起身作揖便要离去,刘继隆抬手拦住道:“义山可去找高长史,把俸禄先领取了再回家休息几日。”

“谢节帅挂念,不过下官如今并不疲惫,恨不得现在便前往州衙理政。”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