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除非犯了疯病,不然根本不会想着贩卖。
“节帅,那吐蕃在维西猖狂,时常入寇劫掠。”
“下官深知军马培育不易,但劳请节帅您抬爱,卖一批给下官。”
杨复恭的目的就是军马,听见刘继隆不卖,他立马急眼了。
对此,刘继隆也有自己的心思。
军马现在是可不能卖的,但为了与剑南道的生意,他还是得画个饼给白敏中和杨复恭。
“监军不知,陇西的军马,多为西域大宛马所培育后代的后代。”
“虽说血脉不深,却也比普通的突厥马和鞑靼马、番马要高出不少,身子强健。”
“以我陇西军马一匹,足可换吐蕃军马三匹。”
这倒不是刘继隆自吹自擂,毕竟吐蕃在占领西域后,将西域的良马迁徙到了河西培育。
虽说吐蕃几次败家战役折损了许多军马,但河西与陇右的马场却依旧存有大宛马的后代。
临州的马场中,甚至还有三十几匹精贵的三代大宛马。
虽然不如其祖辈血脉精纯,却也比普通良马强上太多,被刘继隆当成种马来驱使。
每每到了春季,这三十几匹三代大宛马,都需要对付最少二十匹母马,直到精疲力竭才能得到休息。
“这……”
杨复恭也没想到刘继隆自己出身不高,养马却条件那么高。
换做西川,别说用吐蕃良马来育种,就是突厥良马也是极佳的选择。
“这样吧,我送两匹军马给白司空与杨监军,至于买马的事情,不如买买乘马吧。”
“陇西的乘马,不比番人和关内道的军马差。”
刘继隆极力推销着自家的乘马,而杨复恭见他态度不像作假,只能尴尬笑着应下:“好……不知乘马价格?”
“每匹十五贯。”刘继隆的回复很快,但价格也更高。
杨复恭心中无奈,可还是得买。
“既然如此,便买一千匹吧。”
他随口一说,并不觉得刘继隆会卖给自己,但事实证明刘继隆真敢卖。
“好!”刘继隆应下,不等杨复恭反应过来,便做出承诺道:
“虽说军马培育不易,但若是杨监军三年后再来采买,我此处每年皆可供应数百匹。”
“具体的数量,还得看看到时的情况才行。”
刘继隆画了个饼,至于杨复恭是否选择吃,那就看他自己了。
“多谢节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