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义非唐》

第215章 动乱初始(第3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并非酒肆生意不好,只是因为陈瑛刚刚将此处酒肆买下,专门用于招待关内道各镇牙商。

掌柜内,两名军吏不断敲打算盘,陈瑛靠近后,他们刚刚算完,不由抬头笑道:

“这批织锦、绢帛和麻布、龙须席、炒茶分作五批贩卖五镇,除了卖给朔方军时少赚些,其余各镇都是按照中上的价格卖出。”

“前后合计一十七万六千四百二十四贯五百六十三钱。”

军吏在文册上填上数额,随后将文册转向陈瑛。

陈瑛见状拿起算盘,自己亲自算了一遍,确定没有问题后才颔首道:“好。”

“只是可惜今年马价比去年来时高了些,刚才我与朔方军的李押衙买卖定价,挽马每匹定价四贯,耕牛每头七贯。”

“这么高?”两军军吏错愕,毕竟去年他们来时,挽马每匹才两贯半,耕牛每头才六贯。

如今一年过去,竟然涨了那么多。

“这已经算是便宜了……”

陈瑛无奈叹气,解释道:“昔年禁互市时,灵州马少而绢多,故此一匹下等马就需要十五匹绢,折茶为七担。”

“开互市后,马多而绢茶少,故此绢茶价格水涨船高。”

“那怎么办?”两名军吏皱眉,其中一人道:

“这次所贩不过一十七万余贯,出发前高长史便让我们最少带回十五万贯,能动用的不过二万六千余贯。”

“关内道的口马相较去年也涨了不少,这点钱估计也买不到多少口马。”

面对二人的担忧,陈瑛安抚道:“放心,我已经与朔方军的李牙商商量好了。”

“这两镇的口马以男八女七作卖,不论带来多少,我们都要。”

“至于耕牛挽马,你二人取七千贯,先买一千头耕牛吧。”

陈瑛交代着,二人只能应下。

不多时,二人带着三十余名陇右精骑往城外走去,而陈瑛则是留在此处酒肆,与其余军吏商讨着怎么改良这处酒肆。

“这酒肆便改名为三仙楼,把我们带来的庖厨留下四人,专门在这里做生意。”

“以后每年三月,这里都是我们与关内道诸镇牙商做生意的地方,不要求酒肆赚钱,不赔本就行。”

出发近三个月,好不容易将生意做好,陈瑛的心情还是很不错的。

虽说口马价格比去年高了许多,但毕竟没有涨到十余贯那么恐怖的价格。

以他们结余的钱,买个两千多男女还是不成问题的。

这般想着,陈瑛也就收了收心,对不远处的军吏道:“赵三郎,去我屋里把那箱子搬下来。”

“是!”闻言,军吏当即上楼去,不多时便吃力的将箱子搬了下来。

箱子不大,陈瑛将其打开后,里面装满了一个个袋子,每个袋子上还有姓名,足足十几个。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