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义非唐》

第199章 日渐强盛(第5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节帅,我和老陈、老马出兵,只需要五千兵马,便可拿下鄯廓二州!”

闻言,刘继隆依旧摇头道:“眼下好不容易敲定与山南的口马贸易,因此我们必须抓紧时间,将山南境内的饥民迁徙到陇西才是。”

“况且我也不想这么快的进攻鄯廓二州,若是能将他们说服迁往土浑、多麦、维西(维州以西)之地,那自然是最好的。”

“这件事情,我已经交给了尚铎罗去做,他会派人去廓州与尚婢婢交流的。”

“在此之前,我们的重心还是得放到饥民迁徙这件事上。”

话音落下,刘继隆目光看向高进达:“我们现在还有多少金银铜钱?”

“各类金银铜钱折色后,差不多值二十二万贯。”高进达回应道:

“此外,王焘已经带着两千多名饥民在利州境内,过些日子便会进入武州。”

“这两千多饥民,不知节帅要迁往何处?”

“徙来临州的长乐县吧。”刘继隆不假思索道:

“长乐人口仅五千余,但当地能开垦的土地却多达三十余万亩。”

“将这两千余口饥民迁往长乐,随后按照每户耕牛一头发放即可。”

刘继隆话音落下,但高进达却作揖道:“节帅,耕牛之事得商议才行。”

“怎么了?”刘继隆不解,而高进达却看向崔恕,崔恕则是作揖解释道:

“节帅,河陇百姓多有放牧的经验,因此在驯化黄牛为耕牛,以及照顾耕牛上的经验都比较多,每户一头牛也照顾得过来,不过……”

崔恕深吸一口气,随后继续道:“上次从三川迁往叠州的四千余口百姓在登籍造册,发放耕牛后,竟然有五十七户百姓将耕牛养出了病。”

“这还是厝本刺史发现得早,如果厝本刺史发现的不及时,恐怕养百姓会把耕牛养死。”

“这是怎么回事?”听到这种事情,刘继隆眉头紧皱,甚至想到了许多阴谋论。

然而不等他细想,崔恕便解释道:

“这些三川的饥民,许多没有驱使、照顾过耕牛,向来都是人力耕地种田。”

“衙门把耕牛发给他们后,他们许多只懂得驱使耕牛,而不懂得照顾耕牛。”

“且不提照顾耕牛所需的一些疫病法子,单说为耕牛清洗、保暖,如何清理牛舍,如何挑选秸秆他们都不知道。”

“正因如此,叠州才会出现那么多病牛。”

崔恕解释过后,刘继隆这才知道,这些养护牲畜的基本知识,却也不是人人都懂的。

“你觉得应该如何?”刘继隆询问崔恕,崔恕则是已经有了腹稿。

“对于这些迁徙而来的饥民,下官建议按照每三户一头耕牛,共用一间牛舍。”

“除此之外,每个饥民乡都要迁入最少两户城中百姓,以此来应对牲畜疾病,也能教导饥民如何照顾耕牛。”

“这耕牛生耕牛,小牛犊三年便能承担起耕地的任务,如此五年后,基本就能做到每户都有一头耕牛。”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