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义非唐》

第179章 国之所殇(第4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好了,你也舟车劳累够了,下去休息去吧。”

“是……”

刘继隆安抚着他,而他也顺势作揖退出了书房,向外边走去。

在他走后,刘继隆也遣散了陈靖崇,用在陇西剩下不多的时间,仔细想着应该如何对付高骈。

是夜,军营的三千甲兵连夜摸索着返回了各州县,而刘继隆也在几日后率领数十名精骑,策马返回了狄道。

期间路过襄武、渭源时,都能明显的感受到当地较之人口少了许多,只因许多荒地都没有复垦。

昔年渭州有二万四千余口百姓,经过吐蕃祸害后,当地汉人骤减许多。

鲁褥月带着上万番众逃亡秦州后,渭州的人口更是降到了一万七千口,而这些口数中,还有好几千是刘继隆在渭源之战时,截获的临州百姓。

要是刨除这些,那渭州的人口还会更少。

正因如此,刘继隆也不免想到了购买奴隶的事情。

虽说《唐律》规定不允许随便贩卖汉人为奴隶,特别是将良民变为奴隶的行为,但在实际执行中,人口买卖仍然存在。

尤其是随着吏治腐败,苛税加重,许多良民都因为向地方官府借贷无法偿还,而被贬为奴隶。

尽管天子脚下不允许发生这种事情,但陈瑛却与商贾打探过。

如河南、河北等道,普通奴隶的价格在十贯左右,而饥民较多的淮南、山南、剑南等道则是更为便宜,约在七贯左右。

岭南道、江南道,普通奴隶则是在十五贯左右。

当然,这些都是汉人奴隶,若是奚、契丹、鞑靼、回鹘、岭南蛮、僚等少民,价格则更为便宜。

不过对于这些奴隶,刘继隆毫无兴趣。

他现在只想收复成州和武州,然后在山南和剑南道购买奴隶,进一步充实陇西人口。

只是以那十四万匹绢,顶多一次性两三万奴隶罢了,他得把陇西的经济盘活,让这件事变得可持续才行。

眼下陇西的商贸资源只有麸金、赤铜、麻布和牧群。

麸金得留着,日后贿赂宦官或朝臣时有用。

赤铜可以用来铸钱,恢复陇西货币经济,所以只有麻布和牧群可以当做商品。

这一路上,刘继隆想了许多,直到他赶回狄道城外,他才好不容易放松了精神。

回到狄道的第一件事,他便是召集狄道的所有官员,前往国殇墓园祭奠阵亡的那些将士。

凤凰山下,石块垒砌出了一条神道,直通山上,神道两旁则是栽种着许多树苗。

树苗之间有小道,而那些身体有缺陷,无法务农的百姓,则是被张昶安排到了墓园中照顾树苗。

刘继隆带着百余名武将走过这条神道,也见到了那些身体许多或残疾的百姓。

张昶跟在他身旁,大半年的理政,让他显得稳重了许多,令刘继隆十分满意。

人果然还是需要历练的,至少现在的张昶比半年多前的张昶靠谱了许多。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