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陈靖崇应下,刘继隆继续说道:
“我在渭州耽搁太久了,明日接了圣旨,取了那十万匹绢后,便按照此前规制,将各军兵马连夜调动前往各州。”
“记住,动作要轻,别让那三千多人知晓。”
“如此等他们抵达各州,再见各州兵马的时候,便会误判我军数量。”
“另外调动的兵马需要注意,别让熟面孔与他们碰面。”
刘继隆交代着陈靖崇、王思奉。
二人闻言当即应下,而刘继隆也返回了衙门,安心休息等待前往临州。
翌日,如刘继隆所说那般,天雄军的王重任率领五百天雄军精骑与三千民夫,驱使着马车将十万匹绢运抵陇西城外。
陈靖崇、尚铎罗等人率领城中数十名旅帅及以上将领在城门摆上香案,等待接旨。
“刘使君呢?”
王重任下马皱眉张望,陈靖崇却作揖道:“我家使君数日前往河州去了,由我代领圣旨。”
见状,王重任也没有过多纠结,拿出圣旨宣读道:“河临渭三州防御使刘继隆接旨!”
“臣……领旨!”陈靖崇跪在了蒲团上,稽首听旨。
“门下,闻河临渭三州防御使刘继……”
王重任宣读着圣旨内容,跪下的诸将原本十分激动,但听到刘继隆没有获得陇右节度使的官职后,立马就小声议论了起来。
若非刘继隆提前交代过让他们不要闹事,他们恐怕会当场质问王重任。
饶是如此,他们的议论之声也让宣旨场面变得嘈杂。
王重任脸色一黑,却没敢喝止他们,只是硬着头皮读完圣旨内容,最后将圣旨交到了陈靖崇手上。
“诸位的官服及靴履、笏板都在马车上,此外,至尊所赏赐的十万匹绢也在此。”
王重任絮絮叨叨说完,陈靖崇也缓缓起身,用匣子将圣旨收了起来,随后开始安排人马搬运绢帛。
不到一刻钟,十万匹绢帛尽数搬走,王重任见状也不逗留,而是趁着时间充足,率领人马返回了武山县。
与此同时,跟随他们而来的陈瑛等人也得到了热烈欢迎。
“陈瑛,好样的!”
“小子,够精神,这次你们辛苦了!”
“陈瑛……”
一时间,掌声与夸赞声将他们“淹没”,陈瑛则是尴尬挠头道:“对了,我还有一件事需要禀告刺史。”
“我带你去!”陈靖崇示意他跟上。
见状,陈瑛立马明白了刘继隆的去向,也知道了自家使君只是不想出来接旨而谎称去了河州。
他跟上陈靖崇的脚步,不多时便前往了陇西衙门的内堂,并见到了正在书房练字的刘继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