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义非唐》

第174章 以壮声势(第6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为了壮大声势,他特意将襄武、渭源的新卒都抽调到了陇西练兵,并命人多插旌旗,营造出人马众多的假象。

近四千甲兵在渭水河北练兵,声势大得连薛逵他们派出的轻骑都能看到。

对于见到的场景,轻骑们也老老实实的回禀给了薛逵和王宗会、高骈等人。

“你说他们在陇西练兵数千,还都是甲兵?”

“人马众多,恐不少于五千之众,末将原本也不相信,可派塘兵登渭水南山后,所见其规模,不下于我军,光是马军便不少于两千……”

洛门川牙帐内,薛逵皱眉询问,而轻骑旅帅也毕恭毕敬的回应了问题。

“五千甲兵?”

薛逵眉头紧皱,王宗会也轻笑道:“渭州若是有五千甲兵,那兰州、河州、临州三州的甲兵也不会低于这个数,毕竟论恐热屯兵磨禅川,随时都有进犯河州的可能。”

“哼!”薛逵冷哼,不满看向王宗会:“此子先前俘获甲胄甚多,兴许只是编练新卒。”

面对薛逵的不满,王宗会轻飘飘道:“不管是不是编练新卒,总之他能在渭州拉出五千甲兵,足以证明他的实力。”

“这下,薛柱国应该不会再怀疑刘继隆没有近万甲兵了吧?”

王宗会站起身来,轻蔑道:“刘继隆在渭州练兵五千的事情,我会上奏北司。”

“至于薛柱国是否上奏南衙,这就看薛柱国您自己的了……”

话音落下,王宗会向外走去,而薛逵闻言攥紧了拳头,倍觉憋屈。

高骈见状站起身来朝他作揖:“柱国,且莫气坏了身体,秦州还需要您主持大局。”

说出这话时,高骈有些过意不去,毕竟他已经参与到了谋夺秦州刺史的事情中,现在再说这话,倒是显得他有些伪君子。

薛逵并不了解自己的位置被人盯上了,眼见高骈这种出色的世家子弟还向着自己,他心中略微有些宽慰。

“千里,此事过后,我恐怕不能继续在秦州为官了。”

“我观军中,唯有你有才干能镇守秦州,若是我不幸退走,我会向朝廷举荐你的。”

薛逵安抚着高骈,高骈听后却不是滋味,只能为薛逵唏嘘:“柱国别作他想,朝廷不会忘记您的苦功的。”

“呵呵……苦功……”

薛逵苦笑起身,摇着头向外走去,末了只留高骈一个人站在牙帐之中。

他本想向外走去,却见薛逵桌上摆着的铜印,忍不住将目光停在了铜印之上。

“再过些日子,这枚铜印就是自己的了……”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