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忱此言不似伪装,或者说他根本没有必要伪装。
党项人是大唐在安史之乱前招抚迁入关内的民族,当时的大唐对外开放,并不在意这些细枝末节。
可随着安史之乱后党项各部起兵作乱,大唐在平定叛乱后便将党项迁到银州以北、夏州以东一带居住。
可惜后来的德宗、文宗等皇帝不断对党项加以限制,加上藩镇的一些官员放任当地豪强、商人肆意掠夺党项族居民的羊、马财产,不堪欺辱的党项人便再度作乱,发展至如今,已经成为了大唐的心病。
“陛下,可令凤翔节度使李业、河东节度使李试招讨党项!”
一名五旬左右的紫袍官员持笏板作揖,李忱闻言颔首:“此事交由白仆射你去处置,正旦前朕要看到奏疏。”
“臣遵上谕……”
白仆射应下,李忱重新将目光投向高进达。
“高押牙可在长安暂住些时日,待朝廷拟出嘉赏,再护送你返回瓜沙。”
“臣遵上谕!”
能够见到李忱,对高进达来说便已经是意外之喜,如今得到如此重视,他自然不会有别的想法。
见他应下,李忱也扫视了一眼群臣。
“瓜沙义旅之事,理应昭告天下,让天下人知道他们的事迹。”
“臣等,遵上谕……”
在唱礼声中,李忱起身离去,宦官见状唱声退朝。
百官纷纷起身作揖唱礼,高进达也是有样学样。
在他们的唱声中,李忱没有离开宣政殿,而是寻了一处偏殿休息,并令宦官召来了白仆射和几名三、四品的臣子。
此时他的眼眶已经恢复如常,仿佛刚才的一切都只是一场虚妄。
面对走入偏殿作揖的诸臣,李忱沉声开口:
“瓜沙之事,尔等以为如何?”
他话音落下,诸臣面面相觑,其中一名紫袍大员走出作揖。
“臣以为,瓜沙义旅之事理应散播,好教一些人知道朝廷威严犹在。”
“臣附议……”
仆射白敏中闻言附议,同时继续道:“不如让张议潮任沙州节度使,坐实其身份。”
“臣附议。”另一名官员也附和,同时作揖道:
“凤翔传来消息,尚恐热(论恐热)击败尚婢婢,如今盘踞河陇之地,若是扶持张议潮,倒也能遏制他统一河陇、河西的步伐。”
诸臣纷纷以高进达所言的沙州实力进行封赏,浑然不知此时的张议潮已经收复了五州之地。
李忱闻言颔首,目光看向白敏中:“此事便交给白仆射处置吧。”
“臣遵上谕……”
白敏中缓缓作揖,而站在一旁的六旬官员也适时走出来作揖道:
“陛下,幽州传来消息,卢龙节度使周綝薨于任上,军中表请以押牙兼马步都知兵马使张允伸为留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