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没法承受这份好意。
少女解释,肯不肯听就是他们的事。
“庶民恐慌求生是人之常情,但阿祖伯父,你们不同。母亲深受天恩监国,伯父是朝中官员,不管自己人有何龃龉,在外人眼中仍是一体。宁氏在康国风雨飘摇之际,不思上下一心、同舟共济,反而先人一步将亲眷送出去逃难,这让庶民知道,让朝中百官官员知道,必引沸议,更叫无数人寒心齿冷……这世上没有光享受权利不承担义务的道理……”
文武官僚是康国这艘大船最大受益者。
他们的家眷也跟着享了福。
自然,遇见事也当仁不让做表率。
也别说没享受多少好处,国子监下设公立书院有多少官家子弟?他们入学难度跟寒门出身子弟一样的?考试门槛一样,靠前接触到的信息一样的?康国这十多年的安逸,他们没享受到?没道理天灾来了就能拍拍屁股跑的。
“这些道理不懂没关系。”
四率府兵马已在门外候着。
少女道:“刀剑会让人懂的。”
道理说不通,她也略懂一些拳脚功夫。
撂下这话,也不管外祖他们有什么反应,拱手告辞,转身离开。直到身后远远传来一声沉重叹息:“痴儿,你们连死也不怕了?”
少女微微仰头看着湛蓝天幕。
道:“父亲死的时候,应该没怕过。”
拥抱理想而死,死便不再是一种恐惧。
殉道只是摧毁肉身,但精神能得以永存。
宁老太爷在儿子搀扶下,目送少女手持她父亲生前佩剑消失在街道尽头,久久不言。一旁的儿子又气又急,骂骂咧咧道:“图南怎么教女儿的?宴兴宁就是什么好榜样吗?”
作为父亲,他宁愿子女窝囊一点,平安活着就好,宁图南倒好,教得女儿轻贱生死。
宁老太爷叹气:“咱们是俗人。”
双方理念不合才是两家渐行渐远的主因。
挥手让家丁将门关上,闭门不出。
这场闹剧终于落下帷幕。
少女骑马出了长街,在尽头瞧见一道熟悉身影,她欢喜翻身下马:“阿娘怎来了?”
宁燕道:“过来看看。”
“阿祖他们这回被气得不轻。”
宁燕用脚趾头想也知道:“这不意外。”
“阿祖他们还是关心阿娘的,只是……”她的亲人就只有一个母亲,外加半个从小一起长大的哥哥,家中人口简单,彼此感情也直来直去,实在不懂大家族之间的错综复杂。
爱就是爱,不爱就是不爱。
为何还有爱恨交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