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妹,你刚才听到我说的吗?”王瑞兰发现她在出神,加重音调问道。
“啊!夫人刚才说了什么?”钱宝芸回过神来,云中雾里。
王瑞兰只好耐心地在重复一遍,钱宝芸面无表情的“哦”了一声。
“等等!”
正在她打算离去办理这些事时,李俊业突然叫住了她!
钱宝芸一愣,停住了脚步。
李俊业看向王瑞兰说道:“而今天灾越来越重,收成越来越少,中原又大乱,想必到登莱求食饥民肯定非常多,严冬漫漫,如果仅仅是施粥十日,肯定无济于事!”
“不如干脆施粥两个月!两个月后春天就来了,这样肯定能在这严冬中救活很多人!”
王瑞兰一怔,“两个月,你知道外面有多少流民吗?何况数月前又在大湾买了不少地,花了不少钱,家中又扩建府邸,娘的丧礼,这里每一项都是一笔大开销,如果施粥两个月,那恐怕把我们家吃穷都不够。”
“相公如此不妥,真施粥两个月,不仅我家无力以供,且这种行为还会滋生不劳而获之心,好心反而成了养懒汉的坏事!”
在旁的顾均,忙出声,她帮忙管家之后,总喜欢将账算的格外的清,商贾的锱铢必较习性,在她身上总是淋漓尽致。
如果说钱宝芸聪明,眼界总是没常人不一样,高瞻远瞩,是一位理财战略家的话,顾均则是辎重必较,账算的格外精明,像是一个战术家。
“何况升米恩,斗米仇,你难道真以为你施粥一个月后,这些被施之人会感激你,依赖已久,只怕你粥棚一撤,再也喝不到免费粥,他们都指着你的鼻子破口大骂。”
钱宝芸也不服气的抢话道。
李俊业看了她们三个当家的一眼,耐心地解释道:“平常人施粥,有的是发善心,有的是要名,都是好事好办,粥务必能立筷,
但我们家施粥,只为救活苍生,不求这些虚头巴脑的,粥尽量熬清一点,且每人一日只限一碗,这样能熬多一些,多分一些人,让他们根本吃不饱,想吃饱还得靠自己自食其力,仅留存人一丝气力,活人性命。”
“可是施粥本来好事,这样施粥,谁也吃不饱,难免会徒生滋怨,认为我们家是沽名钓誉,只怕到时好事做成坏事不说,还会无辜招来骂身一遍。”钱宝芸继续劝道。
“我打算每日施粥不低于两百石粮食,两个月就是一万二千石,这时候粮贵银贱,谁家能舍得拿出一万五千石粮食施舍穷人,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如果有人骂,那就让他们骂去。”
“好个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大家别在争论了,这个家毕竟是相公做主,我赞成相公的说法,就施粥两个月,估计至少能活数万之人,如此必然积善成塔,积德无量。”
李俊业听到最后两句,一怔,看了看王瑞兰,王瑞兰方才知道自己无意一时说漏了嘴,忙回避李俊业的目光。
“既然侯爷和夫人都已经决定,我和顾均妹妹这就去办,我们先算一下,家中能拿出多少粮食,还有多少钱财,还有多少粮食的缺口。”
李俊业补充一句道:“另外安排厨房现在开始熬粥,记住粥务必要清,你们不同规则都熬几碗,到时候送入我房中,我亲自选定。”
顾均“哦”了一声,下去安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