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农学院加急送来的灾情简报。
并非关中大灾,而是来自北部和西北几处边州的奏报。
今年秋季的寒气来得又早又猛。
八月刚过,有地方便已经落了霜。
几场霜冻过后,部分晚播粟米穗粒灌浆受阻,叶缘见冻害斑痕。
预计怕是要大幅减产。
而像稻谷一类的晚熟作物,也受损严重。
虽然得益于这些年推广的新式农具,堆肥技术和土豆等高产作物的普及,武国核心腹地的粮仓依旧丰盈,远未到伤筋动骨的地步。
但边远州县,已然出现了饥荒的苗头。
“小冰河期……特么的这么猛吗?”
李北玄放下简报,揉了揉额头。
早在数年前,李北玄就意识到了气候转寒的种种征兆。
所以为此,李北玄也做了不少准备工作。
提升食品加工技术,推广温室大棚的搭建技术,研发土法肥料,推广土豆这种适应性更强的高产作物……
李北玄的这些努力,成效是显着的。
如今的武国,尤其是关中一带的核心统治区域。
粮食储备比历史上同时期要充裕得多,甚至称得上是富裕。
但是……
李北玄觉得还不够。
这种不够,并非指武国自身。
毕竟以武国目前的底蕴,即便小冰河期正式来临,只要应对得当,基本盘是能够稳住的,至多是边远地区艰难一些。
可楚国呢?
魏国呢?
草原上的部落呢?
还有那些更遥远国度的百姓呢?
他们,又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