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邦展示的环节定下来之后,整个大比的筹备工作,算是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
框架也基本清晰起来。
参与者,分别是蓝田书院、弘文馆、各大学府、世家子弟、民间奇人,再加上这帮不得不掏出点压箱底货的外国使团。
可谓是要素齐全,热闹非凡。
而自觉被父皇委以协调重任,又成功引进了弘文馆势力的魏王赢高熙,这几日可谓是意气风发,走起路来都觉得脚下生风。
俨然已经将自己视为了此次大比筹备工作的总牵头人。
什么事都想搅和一下,无风也要兴三尺浪头出来。
眼见四下无事,赢高熙便要闹妖了。
思来想去,觉得有必要把另外两位关键人物,也就是负责蓝田书院具体事务的赢丽质,和负责联络世家子弟的赢高治召集起来,开个碰头会。
统一一下思想,也彰显一下自己这个二哥,在此次大赛中,作为领导者的地位和作用。
于是,贞观十五年八月初。
一封措辞客气但隐隐带着几分命令口吻的请柬,分别送到了长乐公主府和晋王府。
赢丽质接到请柬,扫了一眼,顿时面露无语。
她对自己这位二哥的脾性,再了解不过。
他还能真商量什么大事?
无非是想摆摆兄长的架子,显摆一下他那点协调权。
顺便,再看看能不能在某些环节塞点私货,或者探探她和赢高熙的底罢了。
“真是……一刻都不消停。”
赢丽质无奈地摇了摇头。
但明白归明白,面上功夫却不能不做。
毕竟赢高熙总归也是兄长,如今,又顶着父皇钦点的协调名头。
这个面子,无论如何都得给几分。
于是,赢丽质便轻车简从,准时赴约。
而另一边,蓝田书院内。
李北玄捧着一份简报,表情有些难看。
这是农学院加急送来的灾情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