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关上房门,王氏把手头滚烫的汤药递给盘膝坐床沿的老头子。
赵老汉伸手接过,叹气:“这也没外人,这药咱就不喝了吧?我也没病啊,唬外人的话你咋还当了真,真给熬了药。”
“鼻子长来干啥的,这是解暑汤药,喝两碗没啥妨碍。”王氏瞪了他一眼,扭头瞅向坐在矮凳上擦脚的儿子,“熬了一大锅,在灶房里,你也去舀碗来喝。”
赵大山点头,出来时特意去溪边搓洗了脚上的泥巴,免得一脚湿泥出来被人瞧出不对劲儿,闻言问道:“老二和小五呢?轮到他俩进去打禾了。”割了不少,先打些谷子出来,回头好分批担去崖边晾晒,石坝不够宽敞,只能这么精细着打算。
“在村里瞎逛呢,满仓和大狗子他们一群人去山里找地窖下套子了,本来喊了老二和小五,这不是担心你爹么,都没去,说在村里守着,不放心。”当然是找的借口,方便回头去神仙地干活儿,一家汉子更不能都缩在屋里,所以就去村里四处瞎晃悠,掏掏这家墙缝,扣扣那家床底板啥的,在人前晃悠露个脸,装出一副时时刻刻人都在的假象。
“我去喊他们。”赵大山起身出去。
房门一开一关,一家三口坐在床上,王氏低声询问庄稼咋样,赵老汉说起这个就来劲儿,装腔作势拿乔道:“就那样,哎,也就粮仓得扩建,不然装不下。”
王氏心头一阵喜悦,面上却不显,朝他翻了个白眼:“不稀得说你,高兴就高兴,非要装啥不在意?晓得你心头都要乐翻天了。”
她心里也高兴,忍不住咧嘴笑,一把抱起身旁乖乖巧巧的胖闺女,商量道:“我看好些娃子眼睛红得厉害,备不住是上了火,灶房那锅解暑汤药不好拿出来,反正这两日闲着也是闲着,我想着回头拿包下火药给村里,让她们也熬上一大锅,一人喝上半碗。”
“天气实在太热,大人还能受得住,我担心娃子们扛不住中暑。玥夏”
赵老汉点头,当初在平安医馆买了不少药,治啥的都有,虽然乡下人喜欢在后山扯把草药晾晒干煮水喝,有效但也有限,到底是比不得正经大夫开的方子:“这些事你做主就好,咱家都听你的。”
王氏瞅了他两眼,忍了忍,还是没忍住伸手推了他一下:“……烦人。”
“……”触不及防被推了一把,手头的汤药都洒了,赵老汉寻思咱也没说啥啊,老婆子作甚恁大反应?
赵小宝瞧爹傻不愣登的样子,还吹胡子瞪眼起来了,小手捂嘴嘿嘿偷笑。
…
赵二田和赵小五把田里剩下的稻子割了,叔侄二人便开始哼哧哼哧打禾。
割稻累,一直弯着腰,时间长了腰杆酸软,直都直不起来。打禾也不轻松,双手攥着把割下来的稻谷,举着双臂哐哐哐拍打,打禾得使劲儿,不然打不下谷子就是白费力气,这活计手头没俩力气真干不了,也累,手臂酸疼的厉害。
赵小五力气大,打禾说不上轻松,但也不拖后腿,站在二叔旁边,干起活儿来就没差多少,庄稼把式样十足十,村里好些年轻汉子都比不上。
“哐哐哐——”
“砰砰砰——”
田间一片忙活,叔侄二人打着赤膊,干得汗流浃背。
割下来的
稻谷东垒一茬,西垒一茬,距离远来的来回麻烦,他们打完近处的,就拉着打拌桶往前走。
等打拌桶装满一半谷子,赵二田去仓房拿了箩筐和扁担,让侄儿继续打,他则挑着谷子去崖边儿晾晒。
如此来回数趟,一个打,一个挑,各自忙活。
赵小五打累了,就和二叔换活计,担着谷子走在田坎上,燥热的脸被微风一吹,那舒坦滋味可别提了。
他们家有牛,其实可以架上板车让牛拖去崖边儿,但田坎太窄,还是得先挑去上头再架牛车。赵小宝给他们规定了轮岗干活儿的时间,他们想着干脆就别折腾了,都是忙活,自个挑算了,等回头收谷子时再用牛车拉。
…
傍晚时分,进山的人回来了。
地窖没找到,但也没空手,他们在一片竹林里逮了七八只竹鼠,个头都不小,四五斤一只,肥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