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赵三旺若是知晓村里人已经做好了干架的准备,定会狠狠拍膝盖大喝一声有远见!他娘的,他们在桃李村碰壁了,连里长的面都没见到。
到桃李村已是太阳落山的时辰,在家躲了半日阳的汉子担着水桶行走在石板路上,瞧见面生的人,赵三旺不等对方询问便主动报上身份:“大兄弟,我们是晚霞村的人,里长在……”
不等他说完,汉子直接担着水桶疾步离开。
“啥意思啊?”赵三旺有点傻眼,“我这么大个人,他当看不见啊?”啥态度啊!
“算了,我们直接去里长家吧。”吴有良连忙摁住他,这厮性子有些混不吝,生怕他惹麻烦。
赵三旺冲着汉子背影狠狠啐了口唾沫,一路累得口干舌燥,心头火更是憋得厉害,心说最好别让我知道你家田在哪儿,不然高低得扯两把谷子再走。
进了村,一路上没看见啥人,倒是家家户户炊烟升腾,能听见小娃在院内咋呼的声响。
一路走至里长家,隔着紧闭的院门,赵三旺高声喊道:“里长在家吗?”
里面传来回应,院门却没开:“谁啊?”是个妇人的声音。
“我是晚霞村的赵三旺,有事找里长,劳请开个门。”赵三旺寻思这声儿应该是里长的婆娘,连忙补充了句,“人命关天的大事儿!”
里长的老妻闻言一顿,把准备拨开的门栓又给别回去,想了想才道:“你们回吧,我家老头子不在家,前几日去县里了,还不知那日才回来。他也管不了人命官司,这事儿归县里的大老爷管,你们找错人了!”
说罢,就不再吱声了。
她也没扯谎,老头子真不在家,几日前就去了县里,一为躲清净,二是儿子上回托人寄了信件回来,说在府城一切安好,就是有些想吃家里的腊肉了。
人有人路,鼠有鼠道,虽然老二被征走,但人多的地方就有秩序,秩序需要人来管,老头子这个里长也不是白当的,使银子和县里的衙役搭上了府城的线,出钱给儿子谋了个安稳活计,不用出去打打杀杀。虽然花费不小,但老大也不敢吱声,毕竟家里就两个儿子,不是老二去,就是老大去,他二弟算是为了他去送死的。
这事儿没敢拿到明面上说,更不敢让村里人知晓,对外也只说老二生死不知,老头子去县里是有事儿,里长么,本就和泥腿子不同,认识官老爷,多有应酬,倒也没人生疑。
至于躲的清净,就是晚霞村这事儿。
赵大山猜的没错,于家弯的人断水源一事,不但里长知晓,桃李村的所有人家都知晓。甚至不止他们,连周围好几个村的人都知情,甚至搬石头扛沙包是几个村的人一起出的力。
原因也简单,现在干旱缺水,还有就是心里不舒坦,要给他们村添堵。
到底是里长,不好明着来,躲着就成,只要不出面,就能当做不知,晚霞村的人要闹,也只能找于家弯的人闹。至于于家弯的人怕他们吗?肯定不怕啊,于家弯是个大村,听名字就晓得,村里十户九户都姓于,团结的很,晚霞村就是个小村,真闹起来定讨不了好。
几个村都说好了,真撕破脸时就直接叫人,水是一定要断的,是撒气,也是真的缺水,于家弯一拦,
他们上头也能多担几桶浇地。
晚霞村的人寻上门是意料之中,里长老妻也懒得和他们多掰扯,干脆就连门都没开,态度摆的很明显。
出了桃李村,赵三旺一行人的脸色立马阴沉下来。
“大山说的果真没错,里长和于家弯的人是一伙的。”吴有良磨牙嚯嚯,“这世上哪有这么巧合的事,他们前脚断我们水源,后脚里长就去了县里,这怕不是知道我们要上门找他,所以故意躲着吧?”
“也是难为他了,这大热天的跑县里去。”吴大柱老实汉子一个都忍不住阴阳怪气嘲讽,心头也是窝火的很,大热天走一趟不容易,别说见人,愣是连院门都不愿开半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