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那些因跟不上时代潮流而黯然离场的落伍实业家们,虽然不得不忍痛割爱出售自己的产业,但好在内务府给出的收购价格还算公道合理,至少不至于让他们落得个倾家荡产的凄惨下场。
收购价格竟然高达实际价值的一倍左右!如此高昂的收购价,使得那些被迫离场的实业家们并没有陷入绝望的深渊,更不至于发生令人痛心疾首的上吊自杀等惨案发生。
因为他们手中握着卖掉工厂所得到的丰厚本金,可以自由地做出抉择,大秦帝国也没有吃亏,收购价格全部用秦纸币支付,扩大了秦纸币的范围,还綑绑更多人与大秦帝国一起共同进退、与国同休。
这些精明的实业家们自然不会放过这个绝佳的机会,至于是否要继续投身于工业化进程谋求财富,那还用考虑吗?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毕竟,眼前这套快速的淘汰示范,犹如一把神奇的点金术,让实业家看到了迅速发展和壮大家族产业的希望。
在北方地区,情况却有所不同。由于大家彼此之间太过熟悉,抬头不见低头见,难免会有些顾虑和情面,因此不太好直接对竞争对手痛下狠手。
但是,南方可就大不一样了。尽管南梁朝廷尚未公然反对或否认大秦的统一,但实际上,大秦已然实现了名义上的大一统。而且,天下人的心中早已认定,大秦的统一乃是不可阻挡的必然趋势。
如今,大秦之所以暂未采取武力手段来完成统一大业,无非是顾及到南北本属同文同种之故,而是为了不打断大秦工业化进程。
不过,各大报纸早已纷纷刊载出了大秦帝国的宏伟版图,从地图上来看,南方所占地域面积仅为极小的一部分而已。此时此刻,北方的实业家们看准了时机,一心想要趁南方尚未回归之际,尽可能快地扩张自身实力,从而在未来的商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统一后的大秦帝国可以凭借着巨额财富,碾压南方的世家门阀。
在广袤的华夏大地之上,南方的豪门世家宛如璀璨星辰般闪耀夺目。这些家族历经数代传承,积累下了令人咋舌的巨额财富,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富豪阀,晋级成了门阀,离皇权只差最后一步篡位夺权。
与之相比,北方的世家虽然也有着一定的历史底蕴,但在财力和资源方面却显得相形见绌。
南方的豪门世家知道自身的强大实力,对于自家所开办的工厂在北方市场采取的降价和平价促销策略,打压下退出北方市场,可他们家大业大胸有成竹。
毕竟,他们雄厚的资本和深厚的家底使得这种竞争手段,难以对其造成实质性的冲击。面对这一情况,北方的世家们经过深思熟虑后发现,仅仅依靠常规的价格战,并不能有效应对来自南方的挑战。
最终,经过一番权衡利弊,北方的世家们决定采取一种相对温和但同样具有杀伤力的策略——买一送一的平价促销活动。
他们希望借助工业化生产带来的巨大产量优势,迅速占领市场份额,并借此机会首先吞并那些实力较为薄弱的竞争对手,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先让自己成为大鱼。
通过这样的方式逐步扩张自身规模,待实力得到显着增强之后,再与南方的世家门阀展开更为激烈的角逐,力求在这场商业鏖战中率先胜出,一举将那些豪门世家吞噬,要是能吞噬门阀,那就算是鱼跃龙门成为顶尖阶层。
从而确立自己家族在商界的霸主地位,成长为比门阀更厉害的大实业家,成为秦皇口中所说的工业寡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