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客紫明》

第90章 来去狗不吠鼓不响(第4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刚才杨暮客以为尸身要被自己的肝火煮熟了呢。但好在尸身并未被温度影响,但外面的衣物就不行了。一身道袍皱皱巴巴,有些地方竟然有些焦黄。

下午鸿胪寺卿来了一趟,小楼报备了商行的名称。

鸿胪寺卿记下的名字,并且应下尽量在贾家商会傍晚离开之前答复。

回到书房,鸿胪寺卿先联系了京都户部行商司。查询了同名商行的业务范围。而后又联系的京都鸿胪寺,将贾家商会定下商行名字的事情通报给了朱颜国使馆。

接下来就是朱颜国使馆先行购置地产,定制招牌。

他之前的一系列操作还都算鸿胪寺对待外商的常规做法。但后面写了一封纸鸢传信给宣王王府就值得玩味了。

同样,在鸿胪寺卿回去后。小楼也用纸鸢联系了朱哞。

朱哞在签订契约后就回了京都。他是乘坐飞舟去的轩雾郡,自然也会乘坐飞舟回去。朱哞本来欲邀请郡主一行人登船一同往返,但小楼拒绝了。小楼意思是要多考察民情。

朱哞不解,但并不阻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贾小楼要开珍宝商行,考察民情有用么?自是有的。小楼虽没有了过往记忆,但书中读了不少营商之道。安稳的政治局面才是商贸盈利的关键所在。

初听闻均田法。贾小楼就意识到这是冀朝高层政治环境产生了风向变化。这股风是吹向了新的利益集团,还是要扫清腐败的旧利益集团?虽然二者并不冲突,但要有一前一后,二者并行注定一事无成。若是后者,政治斗争必然加剧。一个外来商会贸然介入很可能就会变成了政治倾轧的牺牲品。

均田法的坚定落实,让小楼认为朝堂之上对旧的利益集团的围剿已经接近尾声。风雨欲来之势近在眼前。

木丹郡乃是林业郡,民众生计仰赖茂密森林。有皮货,野味,渔猎等等产业。农贸产业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

但入城后许多皮草商行停业整顿,封条告示上写得是“入违禁林场捕猎”。很明显这是郡中官家按照均田法规定对林业归属也重新划定了范围。

皮草与木材在这方天地的用途甚多,杨暮客对此深有体会。比如地球上的橡胶制品,这方天地大多是天然胶质和皮草制作。金属制品也是由硬质木材替代。若无必要,很多东西并不用金属和化学制品制作。似乎是为了保证世界的可持续性,只要涉及了冶炼和萃取的工业,道院都会慎之又慎。尽量不扩大生产。

这也导致了这方天地的手工业异常发达。能工巧匠传承有序,层出不穷。

小楼住在鸿胪寺里,木丹郡的富商一个都没有前来拜访。

贾家商会在轩雾郡收买鸿运礼炮三成年产量的消息,就挂在木丹郡各家报社的告示招牌上。是木丹郡的富商无知么?想来不是。

木丹郡的富商对贾家商会敬而远之,让小楼了解到了一些轩雾郡不曾看到的细节。有人不欢迎她。那么就要继续走下去,看看下一个郡府,是否依然如此。看看谁欢迎她,谁不欢迎她。到了京都,她便可知,谁可与之有经贸来往,谁不可以。

当然,这些杨暮客不知道。他不去问,也不在乎。

傍晚他们出了城,下一站是婴侯郡。

婴侯郡地处木丹山东,平原多雨。是米太傅的大本营。也是冀朝大郡之一。占地八亿亩。西为旱田,多产豆类茶叶,东为水田,种植稻米。

夜里才出山东山口。茶香扑面而来,杨暮客瞬间就精神了,刚喝进肚子了水烧开了,汲取了茶的味道变成了茶水。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