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皇历二零八零年瀛洲实验室开始建设,到今年已经过了三十年了。
实验室最核心的研究方向,也始终都没有变过,始终都是围绕机器智能意识场展开的。
始终都在摸索机器智能意识场和人类意识场的运行逻辑和控制方法。
这项最困难的研究,又这样持续了三十年。
这三十年的时间,大明完成了基因重塑的临床实验,进而完成了全社会的基因重塑化。
最早接受基因重塑的孩子现在已经成年了。
现在仍然活着的普通人,只要需要生育后代的,都需要接受基因重塑。
最后一个自然受孕的孩子出现在今年十岁了。
按照朝廷的规定和承诺,现在活着的没有接受基因重塑的人,终身的任何病症都可以免费医疗。
大明也已经有能力实现全民免费医疗了。
直接免费,而不是通过保险实现,没有高额支付再报销的账面生产力。
相比几十年前的生育率进一步降低了,但是也仍然保持在一个家庭四个孩子的水平。
全世界的总人口已经增长到了八十亿。
皇帝公历二一四零年,机器和人类意识的研究取得了最为关键性的突破。
到了这个时候,瀛洲实验室的实验的工具和目标,已经变成了由千亿量子原件组成的超级智能机器。
研究的观测维度已经突破到了现实的三维世界的极限。
工匠们终于基本弄清楚了,人类和机器智能的意识到底是怎么回事。
它们确实都是萦绕在载体上的一种能量场。
工匠们称之为意识场。
意识场的载体是全身的所有部件,而不是单纯的固定在脑子上。
复杂机器身体以及人类的身体,所有的能量和信号的波动,共同组成的这种复杂意识场。
意识场正常运行在相对确定的频率范围内。
当人类的身体出现重大故障,全身的能量和信号平衡被突然打破,就可能导致意识场的溃散。
单纯的意识场溃散,外在表现可能是休克或者昏迷,还是有机会恢复的。
身体从受损状态恢复之后,意识场也有机会恢复。
如果身体最终无法恢复,意识场也就会最终彻底消散,这个人也就死了。
也有可能身体恢复了,但是意识场无法恢复,也就成了植物人。
根据在复杂智能机器上的观测,意识场和自我意识的成型,与最初的记忆有一定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