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一片慎言之后,现场也终于开始议论起来了,或者说是批判起来了。
“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定正月初一为岁首,至今已经持续近两千年,此当为定数啊!”
“今上新历的岁首立春日,正好是今年的岁首之后第二日,倒也不算有太大的差距……”
“只是今年而已!广播上说,此后以太阳历为准,太阴历正月初一为太阳历岁首之后的第一个朔日!”
“此项规则最为随意,以后每年两个岁首,相互之间最多可能要差出一个月来!”
“岂止是两个岁首?以后每个日期都有两天,必然会引发很多的混乱。
“例如官府告知,二月一日至二月四日办理某项登记,官府也许是以新历为准,但肯定会有人按照传统的历法日期来记忆。
“这样很可能就会错过规定的时间。”
“更重要的还是契书,若两厂商定契书,要求某年月日交货,否则要赔偿违约金。放在以前,只要协商日期是固定的,以后只有日期还不行,肯定会有人故意扯皮。”
“最关键的是,不再以干支记日、月、年,纯以数字表示,太过粗陋了。
“关键是还要在学校使用,还要用来重新编撰史书!
“今年是什么二零四六年,这不是去捡了泰西诸夷的用法吗!”
与此同时,在应天府城外,江北新区的城中心。
一条非常热闹的大街上,街道两边的各种商店和酒馆里面到处都是人。
街道尽头的一个广场上,现在也聚集了大量的人群。
他们有民间厂商的东家、管事,也有官营厂商和皇室厂商的管事、经理。
但更多的还是各种有技术或者没技术的普通工人。
他们也都在听朝廷的广播。
他们关注的点,就跟秦淮河畔酒楼上的大部分人都略有不同了。
他们本能的考虑的是魏源最后在意的事情。
“今天的广播讲的是明年的新皇历?”
“跟以前好像大不一样了。”
“有什么不一样?咱们陛下制定的新历法,就是把元日往后挪了一天啊。”
“以往每年的元日也都不固定啊。”
“有时候腊月有三十天,有时候只有二十九天。”
“以后定下来了,新‘皇历’每个月都是三十天了,最后一个月加五天,放假,过年。”
“对对对,以后每年过年多放五天年终假,以后过年要放十天假!”
“朝廷的工人每个月还要再多放两天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