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慌了,我的狱友竟是朱棣!》

第196章(第1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第196章

早朝,在金銮殿上。

朱元璋看着底下的那些人,他故意的在询问。

“各位说说最近政令的实施情况如何了?”

“遇没遇到什么新情况,又有什么新的进展。”

“朕知道,诸位最近非常的辛苦,这也是在为了天下的百姓。”

“如果有问题,那就及时的说出来,相信会有办法解决的。”

之前朱元璋从来没有用这种态度询问过底下人。

他都是拍着桌子,然后喊着要举起屠刀来让底下的人推行制度。

底下的官员也不敢说遇到了什么困难,反而是唯唯诺诺一直在表示在纪律的推行制度。

今日朱元璋的态度有了转变,这让底下的官员一头雾水。

有人认为这是朱元璋对推行制度的速度不满意,所以还想要抓几个典型收拾一顿。

有人认为这是朱元璋对这个事情非常的重视和关心,所以才会询问。

至于语气和态度并不太重要,只是今天的心情好,所以才会有这种语气。

一时间,所有的人都互相的观望,但没有人敢站出来。

谁都知道枪打出头鸟的道理。

这个时候主动的站出来,万一没有摸清楚朱元璋的心意。

只要是稍加顶撞,就有可能受到惩罚。

这些人没动静,朱元璋的心里在开骂。

咱都给了你们机会了,你们还在等什么。

难道是咱把这话说的还不够直白?

你们不开口,咱怎么去找把制度暂缓下来的借口。

朱元璋忍不住了,既然众人不说话,那他就点名。

“胡大人,你来说说,朕只想听实话。”

“千万不要犯了欺君之罪,也不要妄图糊弄朕!”

胡惟庸听到点到了自己的名字,他的内心忐忑不安。

一时间众人的目光都盯在胡惟庸的身上。

这些人都不知道胡惟庸会如何说。

大家都竖起耳朵,生怕听到不利于自己的言语。

几个淮西党的人的心情稍稍好受一点,但也是很紧张。

那些平日和胡惟庸关系就疏远的人觉得要倒霉了。

“那老夫就说说各地制度执行的情况。”

胡惟庸硬着头皮站出来,然后将各个地方的制度实时挑选一些说了出来。

正如有些人所预料的那样,胡惟庸对淮西党这些人可谓是照顾。

但凡是出现了困难或者是没有顺利的推广制度的人都是徐达这边的人。

所有人都在等待着朱元璋发飙。

朱元璋却拧着眉毛,然后又转换成和颜悦色的模样。

他只是很淡然的在询问。

“制度推行不好的人先说说,哪项制度推行的不好,又有哪个项目上遇到了问题。”

一个官员硬着头皮说出来了困难。

这心都憋到了嗓子眼,却没有听到朱元璋的和斥和惩罚的话语。

“行了,其他的人也说说。”朱元璋还是和刚才一样淡然。

剩下的几个人的胆子稍大了一点,他们站出来都说了自己在推广制度时面临的困难。

特别是几个人的话语中能够找到共同点,有些制度确实在底下遭到了抵制。

某些制度的条款也是被许多人抗议,还提出反对的理由,只是从前官员未敢提起。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