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长剑》

第一百八十六章 抓捕与人选(第2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台中有冰井,又称冰室、玉井,深十五丈,可储存冰块、食品、盐等物资,以备不虞。

三台之间两两相距六十步,中间有阁道式桥相连。

也就是说,三台之所以险固,历史上屡屡成为最后的坚守之地,最大的原因还是其本身地势较高——曹操在邺西治水,挖出的土全用来堆高三台了,三台的存在,也让邺城西段城墙变得不规则。

要想上三台,得先下马,然后走好长一段爬坡路……

刘氏父子很快放弃了,因为晋兵已经靠了过来。最后看了眼三台后,他们呼啸离去,消失在铜爵园中。

在他们走后没多久,晋军已开始向三台进发,爬坡仰攻。

这個时候,石勒派遣的两名传令兵才匆匆抵达。

一人踉踉跄跄,身上还流着血,另一人没受伤,但也失掉武器,二人远远看了眼三台,叹了口气,跑了。

铜爵园内的晋兵越来越多,他们很快封闭了厩门,然后向东穿过整个园林,抵达邺宫西墙外,撞开墙上的小门后,蜂拥入内,边搜索边前进,最后与从城东迎春门进入的银枪军在邺宫的“五门三朝”区域会师。

路上不断遇到少则数十人、多则数百人的溃兵,基本都是喊一嗓子就降了。

唯有少数人还在负隅顽抗——

王阳率千余人据守邺宫内的丞相府。

相国府(魏国相国)内亦有数百兵不肯降。

御史大夫府(魏国御史大夫)内有五百来人。

北城墙齐斗楼上有将领聚众近千,与入城晋军反复厮杀。

当然,三台守军还未降。

城东北片的贵族居住区(戚里)内也有零零散散的抵抗,但都不成气候了。

入城兵马闻讯赶往这些地点,将其团团围困。

这么一看,真正愿意为石勒厮杀的,其实就这四五千人,其中骨干分子可能还不到三分之一,剩下的多为临时裹挟进去的。

这大概也是最初石勒做好最坏打算,放弃外城,退守三台时的核心人马——诸将亲兵、僮仆,他最后的余烬。

天光熹微之时,邵勋登上了城外的高台,俯瞰战场。

距离昨天的大战其实才过去一天而已。

战场上的尸体都还未全部清理干净,邺城外城就已经基本被占领了,如今只余少数区域还在抵抗。

其中三台大概是最难攻打的。

三十多米高,守兵居高临下,防御起来非常方便,于是只能围而不打。

这个时候,好消息一个个传来。

“白藏库、乘黄厩内捕得伪中垒将军支雄。”亲将蔡承轻声禀报道。

白藏库,在西南城墙下,有屋一百七十四间,最开始是存放钱粮的地方。石勒据邺城后,变成了武库——其实已没什么东西了。

乘黄厩是一处巨大的马厩,用于存放军马,附近还有军营,曹魏时驻有虎贲、羽林、五营戍卒,此处营房可供一万多步骑居住。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