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奎自己拿不准,只能找宋思铭商量。
毕竟,这件事,宋思铭从始至终都在跟,比起其他人更有发言权。
程奎先将昌顺和丹霞的情况,讲了讲,而后直接向宋思铭发问:“目前来看,青山争取江北大学已经没什么希望了,我们要不要及时止损?”
“程市长,我觉得现在谈放弃,还为时过早。”
宋思铭却有不同意见。
“为时过早?怎么说?”
程奎竖耳倾听。
“那天,跟程老吃饭,程老说,青山争取江北大学新校区,还有两个变数,一个是昌顺,一个是永寿,现在,昌顺已经冒出来了,那永寿呢?”
宋思铭沉吟着说道。
“永寿?”
程奎皱了皱眉,“青山和丹霞在昌顺面前都不够看,永寿就排不上号了吧?”
“那可不一定,我又研究了一下永寿,发现永寿有着自己的优势。”
宋思铭说道。
“什么优势?”
程奎好奇道。
“邱景阳原来是永寿市的市委书记,这一点,程老之前已经说了,还有一点,很多人不知道,那就是永寿市现任市委书记汪春庭和江北大学校长刘元洲,是连襟。”
宋思铭说道。
“汪春庭和刘元洲是连襟?确定吗?”
程奎说道。
汪春庭是跨省调动,所以,他对汪春庭的情况并不是很了解。
“确定,这件事还是曾学岭跟我说人,一年前,汪春庭就开始运作,要调到江北省,但当时没有合适的位置。”
宋思铭介绍消息来源。
“那永寿还真有机会。”
程奎喃喃说道。
邱景阳是永寿的老书记,内心肯定是倾向于永寿的,而刘元洲和汪春庭是连襟,也有充足的理由支持永寿。
书记加校长,都是永寿的支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