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在六月二十三日拂晓来临之前,彼得格勒这座伟大的城市依旧在德军的铁腕扼守下喘息。
天刚蒙蒙亮,德军的炮击便如期而至,不同于野战中的急促射,对城的炮击显得更有节奏。
从150毫米重榴弹炮到210毫米攻城臼炮,各种口径的炮弹带着死神的呼啸,划破黎明的寂静,落在彼得格勒的工厂区、铁路编组站、码头以及疑似指挥中心的地方。
巨大的爆炸声此起彼伏,黑色的烟柱在城市各处升起,火光在渐亮的天空中显得黯淡却刺眼。
紧接着,天空中传来了引擎的轰鸣,梅塞施密特Bf109战斗机群呼啸着掠过,驱逐着任何可能起飞的俄军老旧战机,而斯图卡俯冲轰炸机则像秃鹫一样,对着重要的目标俯冲而下,发出刺耳的尖啸,投下致命的炸弹。
在彼得格勒城内,市民的生活早已变成了生存。
市民们蜷缩在阴暗潮湿的地下室和防空洞里,听着外面连绵不绝的爆炸声,感受着大地一次次的震颤。
食物配给已经降到最低限度,电力时断时续,自来水系统也遭到破坏。
绝望和坚韧,在这座被围困的城市里交织。每一颗落下的炸弹,都在加剧着这种煎熬,也都在提醒着莫斯科——彼得格勒危在旦夕。
然而在地面上,德军的步兵线却异乎寻常的“安静”,他们牢牢占据着城市外围的阵地,挖掘了深深的战壕,布设了密集的铁丝网和雷区。
机枪巢和迫击炮阵地构筑得极为坚固,士兵们警惕地监视着城市的动静,用狙击和冷炮消灭任何暴露的目标,却丝毫没有发起步兵冲锋的迹象。
这种“围而不攻”的态势,带给守城俄军的心理压力比一次凶猛的突击更大。
他们不知道德国人什么时候会真正冲进来,这种等待的煎熬能磨损最坚强的神经。
而在南边,隆美尔的装甲军迎来了更加疯狂的一天。
清晨,德军观察哨就报告发现大量的俄军部队正在进入对面的阵地,果然,不等德军完全巩固昨天的战果,俄军的炮火报复就率先到来。
数不清的炮弹带着复仇的怒吼,砸向了德军控制的突破口和周边区域。
这次炮击的规模和猛烈程度远超昨日,俄军显然投入了方面军级别的炮火,爆炸的火光连成一片,弹片如同死亡的风暴席卷而过,刚刚占领的阵地瞬间化为焦土。
炮火延伸后,漫山遍野的俄军步兵,在督战员和军官的驱赶下,高喊着“乌拉!”,如同灰色的潮水,向德军的防线发起了决死的集团冲锋。
他们的人数之多,攻势之猛,让隆美尔也感到了一丝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