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王围城,带10亿白银穿越崇祯》

第92章 粮价暴涨50倍(第3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昨夜,他看着训练营4万大军,听着翰林院的学士、博士们讲英雄故事,背诵《论语》和《孙子兵法》,突然就感觉心安了。

华夏基因,即使是不学诗文的大头兵,也是有的。

文化力量,确实可以战胜胆怯、战胜迷茫。

几个日夜的连轴奔波,崇祯也终于可以歇口气了。

崇祯刚刚下床,李邦华就领着左都御史施邦曜、大理寺正卿凌义渠、刑部右侍郎孟兆祥,把连夜印制的大明日报,送到兵部训练营。

“凌正卿,您老,还是回去休息吧,以后别熬夜了。”

崇祯看着满头白发的凌义渠,有点于心不忍。

“陛下,你别看臣一把老骨头,臣一天可睡不了几个时辰,兴奋着呢。”

“臣还是觉得,跟施御史、孟侍郎他们在一起,心里要踏实些。”

崇祯轻轻一笑,只得随他去了。

崇祯看着报纸,施邦曜则抬头汇报。

“陛下,昨夜的大明日报,共分五大板块。”

“第一板块,是陛下制作的银币宣传信息。”

“第二板块,是大明将士打退流贼的功绩榜单。”

“第三板块,是按价回收黄铜、红铜及铜制器具的命令。”

“第四板块,是衙吏招录的政策和要求。”

“第五板块,是陛下公开奖赏将士们的公告。”

崇祯点点头,“今天的,就这样吧。”

“以后的报纸,先给朕看,朕审完再印。印完连夜粘贴,让京师百姓,一睡醒就能看到。”

“臣遵旨!”施邦曜急忙点头。

“陛下,方尚书,在门外求见。”王承恩进来禀报。

“宣方尚书。”

“陛下,银币已经连夜制好。”

方岳贡亲自捧着一盘子银币,在清晨的阳光下,闪着银光。

这光彩,比银子亮多了。

宝泉局出来的,果然都是精品。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