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不会比特种钢铁更宝贵,更不易得?”
王徵虽然是西学派的精英代表,可是他的眼界也比不上崇祯的开阔。
“王爱卿,这鲸鱼并不难得到。
在西方,捕鲸已经成了一种兴盛的行业,养活了上万人。
朕说的对吗?
汤若望神父。”
“是的,陛下。
臣吃惊陛下的博学,竟然知道捕鲸人。
陛下的博学多才,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你的眼前。”
崇祯理所当然地点点头,他的眼睛没有看向拍着别致马屁的汤若望。
而是抬头望向了东方。
东方那看不见的地方。
那里是大海的方向。
这时候欧洲的海盗们,已经开始了全球的捕鲸作业。
他们把已经发现了鲸油的妙用,是工业发展不可缺少的润滑剂。
全世界都掀起了捕鲸的浪潮,短短一百多年,人类就可以把海洋的霸主,捕杀成濒危动物。
崇祯认为他有必要改变鲸鱼,这种世界上最大哺乳动物的悲惨命运。
自己作为东方大帝国的皇帝,更有必要参与到,并领导规范捕鲸,这项国际商务活动中去。
他要倡导国际社会,建立以大明为主体的捕鲸联合会。
要制定可持续捕鲸计划,比如多少吨以下的鲸鱼禁止捕捞,哺乳期的母鲸鱼禁止捕捞等等。
而不是竭泽而渔,让鲸鱼后来成为极度濒危动物。
不止鲸鱼,还有美洲的野牛群没有捕捞完。
中东的石油还没有开发。
澳洲的富铁矿还没有开采。
这些宝贵的资源,必须以大明王朝为主体,去限制它们的过度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