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崇祯,魏忠贤没死,挺急的》

第164章 朕的江山其实就这么点(第3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南方的湖广,南直隶更是鱼米之乡。

其实关外的东北,那里的大片平原才是真正的粮仓,可惜已经不在朕的手中。

这些膏腴之地,春种秋收,养育了我大明子民。

这就是大明的福分,也是朕的福分。

可惜,就是下面总有人,贪心不足蛇吞象,贪了上面的害了下面的。

白瞎了朕的好地。

这个四号厂皇庄加上曹安的隐田,总共五百八十顷。

几年下来,借给曹安这家伙置办了好大的产业,连京城里面都有他的门头铺面。

前些日子,让内侍们上报中官庄田,朕用皇家公司的股份赎买。

他曹安心存侥幸,不如实上报,妄图隐瞒田亩财产。

现在报应来了。

这曹安已经杖毙了,唯一一个侄女黄曹氏,也追随他去了。

余者除有人命官司的,朕一概免死,只是发配为奴。

看看,这就是欺瞒朕的下场。

朕对你们,就如同对待家人一样。

这曹安虽然以前朕没有见过,可朕也是抱着一颗真心对他的。

可他就是这样辜负了朕的美意,一个奴婢做到他这种程度,就是欺主欺君。

唉,朕实在是不想斩尽杀绝······”

崇祯说着这些,下面的人就听着这些。

时不时还频频点头,表示认可。

处理一个太监,实在是无关紧要的事情,陛下您想怎么处置都行,点了他全家的天灯,他们也不在乎的。

这种想法,司礼监的太监也是有的。

大家相处这么长时间,君臣之间都熟悉了。

崇祯又不是嘉靖万历天启,那样不愿意出宫见大臣的皇帝。

时刻都想着高高在上,要在臣子面前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崇祯是现代人的灵魂,他明白无障碍沟通的重要性。

他是很愿意和大臣们交流的。

因此大家都很了解崇祯的习惯。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