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即2纵部队便迅速分兵。
一部分直接攻入大连市区,一部则是直接扑向了西侧鬼子旅顺山体要塞。
攻入市区的部队,由于提前掌握大连市区精确地图以及鬼子地下工事、火力工事的布局图,自然打的顺风顺水。
但攻向山体要塞的部队,却遇到了一些困难。
山体工事哪里是这么好打的。
之前八路军高空侦察,仅仅是侦察到了鬼子暴露的远程火炮炮位,并重点进行了炮击和轰炸,取得了一定效果。
但当坦克部队进攻时,却遭遇了鬼子山体工事近防工事的顽强阻击。
鬼子们凭借着隐蔽在山体暗道内的反坦克炮、山炮等,顽强阻击着八路军步坦协同部队的靠近。
只不过,之前已经吃过亏的八路军坦克部队自然不会毫无准备。
大量41式坦克都加装了厚厚的沙袋、原木、钢板等外置装甲,可以有效阻挡鬼子们小口径反坦克炮和山炮们的炮击。
很多暗中袭来的反坦克炮和山炮炮弹,虽然打的这些“外置装甲”到处乱飞,却未能真正击毁几辆坦克。
更重要的是,根据张司令提供的一小部分山体工事布局,参谋们分析发现面向大连市区方向的火力射击口并不多。
整座山体工事,大部分射击口面向的都是顺旅港方向,承担着掩护军港炮击海面的任务。
另有一部分则是面向金州地峡,防备着北侧敌人进攻。
这样的布局不能说错。
只要金州地峡阻挡住敌人,北侧敌人就会暴露在众多炮口之下。
不过,弊端也是有的。
就像现在这样,当八路军部队攻破地峡并从市区方向进攻时,大部分山体要塞工事的火炮就无法发挥作用。
能够阻挡敌人的仅剩下少量的近防攻势。
这也使得八路军突击部队可以较为快速轻易的突击到了山脚位置。
然后,专业爆破!
没错,就是进行专业爆破,直接将鬼子的一个射击口扩大成入口。
这个射击口,是进攻部队精心挑选的。
根据张司令提供的山体工事局部地图,相比其他看似差不多的射击口,这个射击口不仅内壁较薄,且可以连通到山体工事内部。
不像其他很多射击口,要么山壁极厚,不可能轻易爆破开,要么看似属于山体工事,但实际上仅仅和少数射击口自成一体,隔离在山体工事主体坑道之外。
拿下那样的射击口,对进攻三要塞并没有多大作用。
随着一声巨大的爆破巨响,乱石飞舞中,一个洞口暴露了出来。
战士们一边清理周边的火力点,一边开始向内渗透进攻。
直到这个时候,被八路军狂暴攻势打懵的鬼子们才真正意识到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