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都有些不太理解李牧的意思。
李牧也不解释,而是笑呵呵的看着众人。
钱紧是个沉不住性子的,急道:“大将军,你别卖关子了,有话就直说吧。”
李牧见众人都猜不透他的用意,这才说到:“道理其实很简单,如果我们直接进攻历下,齐军就会放弃经营济水防线,这样一来,我们今后就得一城一池的攻打,祝柯之战的失败可能会再次上演。”
话说到这个地方,蒙恬反应过来了:“小子懂了,大将军这是故意在给齐军时间,好把他们都引到历下,好一股歼灭。”
李牧满脸欣慰的看着蒙恬:“蒙将军做的不错,本将正是这个意思。只要我们能在历下再歼灭一次齐军主力,那么今后整个齐国就不会有什么大的战事了。”
众将闻言齐声称赞:“大将军英明!”
又过去两日,杨端和率领的三十万大军赶到高唐与李牧会师。
高唐方面的赵军达到了惊人的50万!
历下。
齐太子逃到历下后,立即从周边各城征集兵力,沿济水布防。
但齐人都不愿与赵国打仗,面对官府征召,皆表示抗拒,官府只得强征百姓入伍,才勉强在济水南部集结起十二万兵力。
齐军被集结起来以后,太子升下令沿着济水构筑工事,阻挡赵军。
十二月中旬。
齐太子收到消息,杨端和已与李牧会师高唐。
听闻这个消息,齐太子自知大战将至,立即领着门客郝童、将军腾炳等人来到济水边视察。
站在料望塔上,齐太子俯瞰齐军防线,眺望了一会儿以后,太子升心中满是绝望。
只见济水边,齐军只放置了几个拒马,砦墙根本就没修起来,甚至在河滩上连铁蒺藜这种东西都没有放置。
“就这种破烂防线能挡得住赵军?”太子升满脸愤怒的看着负责构筑防线的腾炳。
腾炳紧忙说道:“太子,以往修筑工事都是由民夫帮忙,但这次老百姓都不愿意帮助朝廷,而这些征集起来的士卒,一多半都是被强征入伍的,这些人对朝廷本就心怀怨气,所以根本不愿出力。”
太子升听后,愤怒的从了望塔上下去。
众人跟着太子升下去之后,太子升看着远处的济水,道:“这里是我齐国抵御赵国最后的一道天堑,无论如何都要守住。郝先生,孤希望先生,即刻前往临淄,请父王派遣援兵,协助我军防守济水。”
“唯!”
临淄。
郝童入宫面见齐王建陈明前线的战况,并请求援兵。
齐王建此时已经焦头烂额,赵军兵临济水,阿城又快要被乐乘攻陷。
“丞相!”齐王建看向后胜,问他说:“国中还能征集起多少兵力?”
后胜想了想说道:“如果从即墨、莒城、琅琊等地抽调援军,应该还能再征集5到1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