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帝业》

第358章 黄歇使蜀(第3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田秀很无语,都解释了多少次怎么赵媛这娘们就是不信他呢?

“要事情真的像你说的那样,你就进宫去找大王,让他给你澄清。你听听现在外面传的那些闲话,我刚才出了一趟门,街头巷尾都是在议论你的。”

“我能有什么办法呀?”田秀也很委屈:“你弟弟是大王,这种没面子的事情,他会承认吗?我进宫找他帮我辟谣,等于要他往自己脸上抹黑,你以为我活腻了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经历了被棋盘砸的事情,田秀算明白了一个道理,伴君如伴虎。

真惹恼了君王,管你多好的交情,要打死你那是连一点面子都不留!

赵王既然都没帮他澄清的意思,他也没必要去找赵王触霉头。

“那你就安心背这口锅?”赵媛不甘心的问道。

田秀摸了摸自己手上的额头,无奈的叹了口气:“人在江湖漂,哪能不背锅呢?替领导背个黑锅很正常,忍忍也就过去了。”

就在田秀宅在家里躲避外面的流言时,楚国那边,黄歇已经顺利的到达蜀地。

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而得名蜀都。蜀语成都二字的读音就是蜀都。成者毕也、终也,成都的含义就是蜀国终了的都邑,或者说最后的都邑。

公元前316年,秦国先后兼并蜀国、巴国,并设置蜀郡于成都。秦张仪、司马错筑太城(府南城),次年,张仪在太城以西筑少城(府西城)。

公元前256年,蜀郡太守李冰,吸取前人的治水经验,率领当地人民,主持修建了沿用至今着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并造石人作测量都江堰水则,是中国最早水尺。公元前141年,蜀郡太守文翁在成都建立了中国最早的地方官办学堂“文翁石室”。

经过秦国数十年时间的发展,蜀地已然成为天府之国。

黄歇望着巍峨的成都城墙,不由赞叹道:“久闻巴蜀富庶,今得见成都,方知名不虚传。”

来到城门之前,黄歇亮明身份。

城中。

庄辛的府邸,一听说是黄歇来到,庄辛倍感惊讶:“他怎么来了?”

黄歇可是楚国的令尹,楚王的左膀右臂,楚王怎么会派他来蜀地,就不怕被自己扣下吗?

“怎么样将军,见是不见?”

部下在一旁小心翼翼的问道。

“见!”

庄辛没有犹豫,黄歇到底是楚国令尹,他来见自己,如果自己面都不露,岂非是落人口实。

城外。

黄歇正和自己的门客们等在城门前,忽然之间城门大开,一队甲士从城门跑出来。

最后甲士们一分为二,单手叉腰,肃穆地站在一旁。

黄歇的门客们已经被这一幕吓坏了,他们都很担心庄辛会直接杀了黄歇然后造反。

“令尹,我等愿意保护您,从这里杀出去,请您快离开!”

面对自己门客的好意,黄歇淡定的摆了摆手:“先生的好意,我心领了,如果庄辛真要杀了我们,我们能跑多远呢?既来之则安之。各位先生不要慌。”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