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一边说着一边把供词推到秦王的面前。
秦王正坐在书案前沉思,他只瞟了一眼桌上的供词,而后冷冷的问:“那些没有理会的都有谁?”
启又从袖子里掏出一份名单,秦王拿着名单粗略的看了一眼,冷笑道:“竟然有十多人,这些人真是狗胆包天,他们难道不知道依据秦法,知情不报与叛贼同罪吗?”
秦王生气的把名单拍在桌案上,吩咐道:“你立马去把这些知情不报的叛贼统统抓起来,对这些人无需审判,直接拉到城门外砍了就行!
另外,他们的家眷也全部流放到巴蜀为奴,不得赦免。”
“唯!”
秦王看着启,问道:“他都联络过哪些人?”
启又从右边的袖子里掏出一份新的名单,道:“郑安平经受不住酷刑,招的非常仔细,这是他交代出来的他联络过的官员名单。”
秦王拿过这份名单一看,再次发出冷笑:“好好好,我大秦的文武官员,他这是联系了个遍!”
启心有余悸的说道:“幸亏这些信没送到,否则不知道要惹出什么祸事来。”
秦王把名单细细看了一遍后,疑惑的说道:“怎么这上面没有范睢的名字?”
秦王记得,郑安平、王稽都跟范睢交情不浅,按理说谋反这种事情,他们俩不可能不通知范睢。
甚至秦王一直怀疑,这次的叛乱可能就是范睢幕后主谋的。
首先秦王一直不相信郑安平、王稽这俩家伙有胆子谋反,他们俩在秦王眼里不过是两个匹夫。
匹夫有胆子谋反嘛?明显不可能啊。
而且让秦王非常怀疑的是,叛贼攻打王宫一天一夜,这么长的时间里,始终没有一个人来救驾。
说他们没有串通,秦王是不太相信的。
秦王很怀疑,就是范睢提前跟王喜他们打好了招呼,这些将领才会选择按兵不动作壁上观。
这里多提一句,王喜能成为城防军的将军,举荐他的人就是范睢。
所以,秦王认为他的怀疑有理有据,当他看到名单上居然没有范睢的名字,让秦王更加重了对范睢的怀疑。
“是这样,臣仔细审问过郑安平,据他交代,他跟应侯的关系并不是太和睦,所以这次谋反并没有和应侯打招呼。”
启在一旁解释道。
秦王对这个解释并不满意,相反这更加加重了他的疑心。
郑安平联络了满朝几乎所有官员,唯独没有联络范睢,这大有些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意思。
范叔啊!范叔!这件事情到底是不是你幕后策划的呢?
“启,你下去继续严审郑安平,一定要问他,丞相到底和此事有没有牵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