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我拥有百分比加成》

第330章 重新划分省份(第2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乾武皇帝在皇极殿召集众臣商讨帝国行省划分之事。

帝国夺取整个中洲,暂时按照之前的行省划分制度过渡。

几年过去,监察司对这些地方的梳理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

凡是反抗帝国的,安详的睡在地下。。。。。

这种情况再按之前的划分,显得不那么合适了。

“众爱卿,关于帝国行省之划分,朕只说一句,这些地方从此以后,都是帝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周晟铭的话定下了基调。

在很长时间内,很多人对帝国收复的土地,抱有不一样想法。

本土化和殖民化。

东南中洲与帝国牵扯很深,这里成为帝国本土没问题。

奥利亚意见不一,少部分人认为,应该把奥利亚变成帝国的原材料生产基地。

以明国人为“监工”,大量的东南土着和瞻洲奴填充到奥利亚,直接把奥利亚变成一个巨大的“矿厂”。

说起来,奥利亚在帝国眼里,确实不是什么适合居住的好地方。

奥利亚大部分是半干旱或荒漠地带,只有沿海地区适合发展城市。

但,奥利亚又有令全世界垂涎的矿产资源,只不过关于这一点,只有乾武皇帝知道,很多大矿还没有探明。

所以,一些大臣认为,奥利亚暂时只能充当帝国的“矿厂”。

之后是身毒。

身毒问题更复杂。

大部分人认为帝国对身毒的统治应该分南北两方。

北方的大平原必须是帝国本土,南部则是“保留地”。

这些年,关于如何处置广大的领土,大臣们吵来吵去。

殖民派说服不了本土派,本土派也不能压服殖民派。

现在,当皇帝说出不可分割四个大字后,殖民派自然就地解散。

之后,大臣们全都围绕着该如何稳固统治,并消磨当地文化来商量划分行省。

奥利亚被简单粗暴的在地图上画直线,一个个省方方正正的出现在众人面前。

东南中洲被划分的更细。

吕宋一分为三,不再是一个行省。

淡马锡同样如此。

原来的淡马锡包含苏答腊、爪哇、婆罗岛。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