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上有名的文人士子们兴奋不已,而名落孙山的那些则捶胸顿足,哀嚎声此起彼伏。
现场一片嘈杂。
忽然。
人群后方传来一阵急促而纷乱的脚步声。
接着,有人焦急地大喊:“让让,快让让!”
众人转头看去,原来是宫里的公公来了。
众人赶忙纷纷侧身让行。
只见那身着灰袍、锦绣加身的公公,弯腰弓背,小心翼翼地踏步前行,来到三甲和二甲榜单前方那一大片空白的区域。
迅速将一份新的榜单张贴了上去。
此刻,在场的文人士子们先是迫不及待地将目光投向那一甲榜单。
可很快,众人的眼神又变得复杂起来,纷纷看向人群中一位原本默默无闻,但五官端正、面容清秀的少年男子。
见此情景。
不少文人学子忍不住出声说道:“不用看榜单便知晓,这新科状元,定是林天无疑了。”
“那‘神童’之名,在我大理早就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
之前的乡试、会试。
他皆是魁首,这般惊才绝艳之人,天下文人谁又不认识?”
“这新科状元之位,哪怕只是为了彰显我大理文坛的盛名。”
“那也非此人莫属,根本不作他想。”
自古文人相轻。
可此时。
这些文人学子看向林天的目光里,却并没有掺杂多少嫉妒与怨恨。
林天的文采,早已经过当朝大儒多次夸赞。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人尽皆知。
哪怕是那大儒。
若论起文采来,恐怕也未必能比得过大理这位年少的麒麟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