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各种各样的功劳,都给按在你们的头上。
让别人觉得,你们儒生为统治根本,离开你们儒生就治理不了天下。
天下就要大乱。
我呸!
什么东华门唱名者方为好汉?
什么君要与士大夫共天下?
你以为我不知道,哪怕是现在,真正做实事的人,大部分也都是下面的那些吏员。
你们这些官员,起到的作用,无非就是一个沟通上下而已。
哪里有你说的那样重要?那样不可替?
还一副少了你们,就要天下大乱一般。
你们不是最重要的那一环,别把自己看得太重要!”
朱棣脾气也是上来了,看着苏伯衡一阵的怒喷。
他是真受不了这些儒生不要脸的样子。
朱棣因为本身性格的原因,还有受到的种种影响,对这些儒生本身就没有太大的好感。
总觉得很多人,都唧唧歪歪的,特别烦人。
后面又受到了韩成的影响,尤其是韩成,有一次与他闲聊时说起了文法吏与儒生之间的竞争后,才恍然明白。
原来在宋朝之前,文法吏竟然拥有那么大的权力。
天下并非是儒家一家之天下。
许许多的事情,都是文法吏做出来的。
严格意义上来讲,本朝的李善长以及胡惟庸,都算不上儒生,只能算得上是文法吏。
在韩成这里了解这些话后,他回去又问了道衍,得到更为详细的了解。
才发现原来在这事情上,他竟然被儒家给欺骗了这么久。
这些家伙们还真的是不要脸,什么事儿都能做出来!
宋朝之前,那些儒家之人,还没有把文法吏给彻底的压下来时还好些。
很多儒家之人,也会去学习各种为官的技能。
但是到了宋朝之后,儒家彻底压垮文法吏。
断绝了文法吏上升的渠道。
双方之间,有了不可逾越的鸿沟。
将文法吏给按在了泥地里。
再然后,就开始了属于他们的狂欢。
各种只注重诗词歌赋,道德文章,各种的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