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现在的报纸也已经感觉到了寒冬的到来,没有社会发行量,仅靠那些行政单位的订阅,只能保证不死而已,因为报社属于差额拨款单位,财政拨款只能保障日常运营,想要提高收入,就得增加自营收入。
所以后期他们要不就这么不死不活地活着,要不就得转为网络媒体,但是一旦转为网络媒体,为了增加点击量,扩大影响力,就会故意搞一些很吸引眼球的标题和内容,丧失其严肃性。
现在的主流宣传工作,就是电视台,可以说是如日中天,华夏卫视和几个大省的卫视,几乎是霸屏,占据了全国大多数人民群众的电视,但是对于宣传工作,并没有什么促进作用。
不管是国家大政方针政策,还是群众关心关注的民生大事,看新闻能看到吗?能看到的都是公务活动和成就展,就比如农业税的减免和农村医疗保险的征收,向群众讲解过具体情况没有,好处是什么,坏处是什么,只是施恩式地一宣传,等着人歌功颂德呢。
电视台把自身的生存放在了首位,把履职放到了次位,甚至更位次,打着市场化的旗号,采买电视节目,然后要求版权方购买收视率,把数据提上去,然后拿着数据去招商,赚了钱以后重新采买节目,实际上电视台已经沦落为了一个运营平台,优秀人才纷纷独立门户,承包电视台的节目,除了新闻节目,自身已经失去了造血机能。
等到网络长视频平台崛起,背靠网络巨头的他们,在采买节目方面,出手非常大方,电视台因为独特的单位性质,在财力上自然无法跟人家抗衡,失去优秀节目后,电视台不再受广告业主的青睐,失去外部资金来源后,仅靠财政拨款,仅能勉强维持日常运营,最终就会出现省级电视台也是只发基本工资,剩下的允许你自谋职业,去当主持人也好,当网红也好,随便你。
等到短视频时期,官媒的作用几乎只剩下一个辟谣了,所有的宣传阵地,全部五花八门的短视频博主占领,不过好在正能量博主也占据了一部分阵地,没有全面丢失,反而是因为随着信息的传播,很多滤镜和光环没有了。
看似长篇大论,其实就是一走神的工夫,但是杨辰这个说法,还是很让左益弘等人震惊的。
特别是这位,仅仅是一个地方的县委书记,在宣传工作方面,也有这么高的认知,确实很让人意外。
宣传工作的弊病,他们这些搞宣传的不知道吗,肯定也知道,但是没办法,体制就是这个体制,以前也都是这么干的,发现有变化能怎么办?
就如同广播电台基本上都没有听了,难道就能把广播电台撤销了不成。
报纸没有人看了,只能强行摊派,让所有单位订阅,不然总不能把报社撤销。
其实这也是一种淘汰,只是为了不引起群体事件,而慢慢来的淘汰,今年强行要求各单位订阅了十类五十份报刊,明年总不能再这么多了,那八类四十五份吧,后年,六类四十份,每缩减一次,就有一个报社陷入困境,逐步被合并或淘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左益弘看了看,没有人要说话,只好自己说了:“杨书记刚才的提法非常高屋建瓴,这也是我们宣传工作一直在探索和努力的方向,杨书记还说对宣传工作不太精通,我看比我们这些干了多年的都要看得深看得远。”
“其实我们宣传工作也发现原本的工作方式和模式,渐渐地不太适合现在的时代,科技的发展,虽然带给我们很多便利,但是也给我们带来很多考验,这也是我们宣传工作的大难题。”
一席话说的大家戚戚然,场面顿时冷清下来,还是曲部长发言打破了局面:“这个咱们可以以后再探讨,先说说咱们现在的工作该如何开展吧。”
“对,先说工作。”韩国强也在旁边说道。
左益弘想了想后说道:“首先,昌州这份杂志呢,是我们省委的机关刊物,其中经济·社会版块,就是深度报道全省各地、各部门的实际工作,交流展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新举措、新成果,他们的意思也写一篇综合性较强的文章,先报告成绩,然后进行综述,再进行深入研究,最终得出方法,他们这个不用下去调研,只要按他们要求提供材料就行,同时你们这里那个部门搞这种大材料,也需要参与进来进行配合。”
杨辰想了想之后,又跟韩国强说了两句,最后说道:“让县委县政府的政研室参与进来,两办主任配合,让我们的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徐锦丽负责牵头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