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山谷里的鬼子被全部歼灭,只剩下几十名伪满军俘虏。孙明看着山谷里燃烧的车辆残骸,心里终于松了一口气。这次伏击,不仅摧毁了鬼子的火焰喷射器车辆,还俘虏了大量伪满军,削弱了鬼子的战斗力。
当天亮时,队伍带着俘虏和缴获的武器,返回了狼山阵地。李达看着胜利归来的士兵们,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这次伏击很成功!咱们不仅解决了火焰喷射器的威胁,还打击了鬼子的士气,他们短期内肯定不敢再发起进攻了!”
士兵们纷纷欢呼起来,雪地里回荡着他们的笑声。孙明靠在战壕里,看着身边的王小虎和周强,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王小虎已经从一个胆小的新兵,成长为一名勇敢的战士;周强也越来越沉稳,已经能独立带领士兵完成战斗任务。他知道,只要这些年轻的士兵们还在,只要他们还在坚持,就一定能把鬼子彻底赶出中国。
接下来的几天里,狼山的阵地上恢复了平静。士兵们一边休整,一边加强训练,同时还对投降的伪满军进行思想教育,不少伪满军士兵自愿加入新华军,成为了抗击鬼子的新力量。孙明也收到了后勤部队送来的新棉衣和药品,士兵们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
但孙明并没有放松警惕,他知道,鬼子还没有被彻底消灭,他们还会再来。他带领士兵们,在阵地周围埋设了更多的地雷和绊发式手榴弹,同时加强了警戒,确保能及时发现鬼子的动向。
一天下午,孙明正在给新兵们讲解战术,突然看到远处的雪地里出现了一支队伍。他立即举起望远镜,发现是陈峰带领的旅部增援部队,他们带着大量的武器和物资,正朝着狼山赶来。
“是旅部的增援!”孙明兴奋地大喊。士兵们纷纷围过来,看着远处的队伍,脸上露出了激动的笑容。陈峰的到来,意味着狼山的防御力量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他们抗击鬼子的信心也更足了。
陈峰来到狼山阵地后,立即召集李达和各营营长开会。“现在华北地区的抗日形势越来越好,咱们狼山作为重要防线,一定要守住!”陈峰对着大家说道,“旅部给咱们送来了新的迫击炮和重机枪,还有过冬的棉衣和粮食,足够咱们坚持到明年春天。只要咱们守住狼山,就能为后续的大反攻打下基础!”
“不错,进步越来越快了!”孙明走过去,拍了拍他的肩膀,泥水顺着两人的棉衣滴落。经过一个冬天的战斗与训练,王小虎已经完全褪去了最初的胆怯,眼神里满是坚毅,甚至能独立带领两名新兵完成警戒任务。
就在这时,侦查排的老兵王福骑着快马从南侧赶来,马身上溅满了泥浆,他的脸上带着急促的神色:“孙班长,快!李团长让你立即去指挥部!鬼子华北派遣军派援兵了,听说来了一个联队,还带着山炮,正在朝着狼山推进!”
孙明心里一沉,日军联队编制远超之前的37师团残部,再加上山炮支援,这次的进攻恐怕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猛烈。他立即嘱咐周强继续带领新兵训练,自己则跟着王福朝着指挥部跑去。沿途的士兵们看到他们匆忙的身影,也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脸上露出警惕的神色。
指挥部里,李达正对着地图皱眉沉思,陈峰和各营营长围在旁边,气氛凝重。看到孙明进来,李达抬了抬手:“孙明来了,正好听听你的意见。根据侦查,鬼子这次来了一个完整的步兵联队,约两千人,还有一个山炮中队,四门山炮,预计明天一早就能抵达狼山南侧。现在融雪期,阵地泥泞,重型装备难以移动,但咱们的战壕也被雪水浸泡,防御强度下降,你觉得该怎么调整防御?”
孙明走到地图前,指着西侧阵地的地形:“团长,西侧阵地前有一片开阔的洼地,现在积满了融雪水,形成了一片沼泽。咱们可以把战壕往后撤五十米,在沼泽边缘埋设地雷,然后在战壕前挖掘积水沟,让鬼子的步兵陷入泥泞,再用重机枪和迫击炮打击他们!”
陈峰点了点头,赞同道:“这个办法好!融雪沼泽是天然的障碍,鬼子的山炮虽然威力大,但在泥泞地形里难以快速调整角度,咱们正好可以利用这点拖延时间,再寻找反击机会。赵伟,你的迫击炮营要提前选好炮位,确保能压制鬼子的山炮!”
赵伟立即应声:“请旅长放心,我已经选好了三个隐蔽炮位,都在高地反斜面,鬼子的山炮很难打到咱们!”
会议结束后,各营立即行动起来。孙明带领班排士兵,在西侧阵地的沼泽边缘埋设地雷。泥浆没过膝盖,士兵们每走一步都异常艰难,不少人的草鞋陷进泥里,只能赤脚作业。王小虎和两名新兵负责挖掘积水沟,他们挥舞着铁锹,将战壕前的泥土挖开,让雪水顺着沟渠流进沼泽,进一步扩大沼泽面积。
周强则带领士兵加固战壕,用原木和沙袋填补被雪水浸泡的缺口。他还在战壕两侧搭建了临时的避雨棚,防止士兵们在战斗中被雨水淋湿,导致冻伤复发。“班长说过,保存体力才能打持久战!”周强一边指挥士兵搭建棚子,一边说道,脸上带着与年龄不符的沉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