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医生下海》

第243章 生生不息的信仰(第3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特别是如今,很多人都在摒弃中医,而真正想学中医的很少,或者有一部分人要么保守,只学中医,要么就是只学西医。

没有起到中西结合。”

“哦。。。怎么一个结合呢?”

“其实这只是一个概念,很多人到现在还没有明白。

其实不仅仅是从细节或者框架之中取舍,还有符合中医的特点。”

“听不懂啊,好深奥。”

小丽说道。

“这的确比较深奥,不过等到以后,你们就会明白,现在我就是要告诉你们一些简单的道理。

以后你们真要学医的话,我建议你们还是学中医,然后用他们西医长处来补足中医在细节上的处理。

着力推动中医进一步发展。

而不是结合。

懂了吗?”

“嗯。。。。”

小丽和小孙都点点头。

“比如一个简单的咳嗦,

在治疗上差别就很大。

西药多采用镇咳药,稍微好一点的医院,可能会给你听听肺部,看看你肺部是否感染,然后给你化验血,看你是否是病毒性感染。

甚至还会让你做个肺部ct,最后开的药不外乎就是中枢性镇咳药及外周性镇咳药。

但是西药有个特点就是入微,什么意思呢?

它把物质就行了细分,所以它的效果非常快,直接头疼医疼,就像大家吃了镇咳药之后总会感到昏昏沉沉的。

大家就比较容易接受,这效果怎么这么快,好的药甚至一两个时辰就能见效。

但是如果他还有其他病症的话,就需要再次用药,或者说反复。

但是中医就不一样了,大部分的中医治疗咳嗽会从寻找咳嗽病因着手,先辨清引起咳嗽的原因再对症使用止咳化痰的药,副作用相对小一些,但是有个特点就是见效慢。

而且如果是并发症的话,也需要等其他病症消失之后,才能完全恢复,所以很多人就没有这个耐心了。

如今你看,中医的多以疗程,然后慢慢跟你调理。

而西医的基本上几次药就好了,虽然还有可能复发,但是至少减少了他疼痛的频率。

这就是我们需要去研究的。

当然不是研究他们西药,而是他们的检测手段,缩短中药起效果的时间,就可以了。

不过这有些难,加上很多人的误解,所以这还有很长很长的一条要走。

不过你也要看病人。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