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简单地把两次最主要的"过节"说了。一是防汛砂石料采购,丁洪涛暗示可以从专项资金里"灵活"操作一下,被他以不符合财经纪律为由顶了回去;二就是在市里决定可能要在马关乡泄洪的关键时刻,他带着人硬是顶住了压力,没让市水利局的人动锹挖堤,这让当时已经表态支持市里方案的丁洪涛很是下不来台。
周海英听着,嘴角撇了撇,露出一个似笑非笑的表情,带着几分讥诮:"嗬!丁洪涛脑子没进水吧?防汛材料的钱也敢动?他不知道于伟正年初毙的东洪的两个王八蛋是怎么死的?还有啊,他一个县委书记,不想着怎么保住自己的堤防,倒想着挖自己的堤?这他妈是什么路数?搞不懂,真搞不懂这人的脑回路。"他摇着头,语气里满是不以为然。
调侃了几句后,周海英脸色稍微正了正,身体前倾,压低了点声音:"嘉明,咱哥俩不说外话。你跟我撂句实话,涉案资金那方面,你到底沾没沾?有没有按规矩来?"
田嘉猛吸了一口烟,烟雾缭绕中,他的表情有些模糊:"周局,这话看怎么说。什么叫按规矩?以前没严查的时候,各个单位有点自己的活钱,差不多都是默许的。现在上面紧起来了,翻旧账。。。唉。"他叹了口气,"钱,我一分没往自己兜里装。都是为了局里的事,集资房缺口太大,干警们待遇也低,想着法儿给大家谋点福利,摊到每个人头上,其实也没多少。"
周海英听完,用手指点了点田嘉明:"老田啊老田,让我说你什么好!你这就是政治上不成熟!当领导哪有你这么干的?规矩就是规矩!你就算是为了公家,违规了就是违规了。你要是真揣自己兜里了,那倒简单了,该怎么处理怎么处理,你也不冤枉。可你现在这。。。真出了事,你说哪个领导会替你开口说话?"
他弹了弹烟灰,话锋一转,带着点分析的口吻:"丁洪涛这个人呐,我以前打交道不多。后来。。。嗯,算是有些合作吧,慢慢品出点味儿来。这人啊,脑子活,转得快,最会看风向。我估摸着,他这次找你麻烦,未必全是因为那点旧怨。"
田嘉明心里咯噔一下,若有所思地看着周海英。
周海英往后靠在椅背上,眯着眼睛,像是对田嘉明说,又像是自言自语:"这背后的关键啊,我看还是在市委于书记那儿。我听说,于书记对你们这些从平安县出来的干部,有点想法啊。"
他掰着手指头:"你看啊,张庆合市长眼看着到站了,下一步是退休着陆还是去省里,难说。李学武部长,要交流到外地去当副书记,市公安局的李尚武,能力资历都够格进常委班子吧?可政法委书记的位置空那么久,于书记就是不提他。还有你老田,按说早就该解决副县级了,怎么就卡着呢?"
田嘉明听着,脸色渐渐凝重起来。周海英这些话,有些他隐约感觉到,有些则是第一次听说。
周海英叹了口气:"咱们东原啊,以前都说有三座山:你们平安帮,我们这些大院子弟,还有齐永林手下的经贸系。现在看看,齐永林估计也要高升走了,经贸系群龙无首。我们这些大院子弟嘛,你看我,不就蹲在这城管局摸鱼嘛!就剩你们平安帮,树大招风啊。于书记新要站稳脚跟,打开局面,有些动作。。。也不难理解。"
田嘉明忍不住辩解了一句:"周局,平安县出来的干部,还是给东原干了实事的。"
周海英摆摆手:"干事归干事,那是本分。但有时候啊。。。唉,算了,不说这个。总之啊,丁洪涛现在蹦得欢,那是因为他揣摩对了于书记的心思。他觉得收拾你,是立威,也是表忠心。"
他睁开眼,看着田嘉明:"所以啊,老田,这事儿的关键,不在于丁洪涛想怎么着,而于书记到底是个什么态度。如果于书记只是想敲打敲打你们,那这事就好办。如果。。。"
周海英没有说下去,但田嘉明已经明白了他的未尽之言。如果于伟正书记是想借此机会,彻底整顿甚至清除平安县出来的干部势力,那他田嘉明就是撞在枪口上的典型,谁求情恐怕都没用。
田嘉明只觉得后背有些发凉。他原本以为只是和丁洪涛的个人恩怨,最多涉及到县里的权力斗争,没想到可能牵扯到市里更高层的布局和考量。自己不知不觉间,竟然可能成了棋局上的一颗棋子,而且是一颗可能被舍弃的棋子。
"真没想到。。。于书记手腕这么。。。"田嘉明喃喃道,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词。
"高明?"周海英嗤笑一声,"站的位置不同罢了。换你坐在那个位置上,可能也得这么干。这才多久?大半年吧?几大势力都悄没声儿地蔫下去了。现在啊,于书记是在着力培养他自己信得过的人。丁洪涛,就是他看上的人之一。"
两人一时无言,办公室里只剩下烟雾缓缓飘散。
过了一会儿,周海英看了看墙上的挂钟,快五点半了。他刚想说什么,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