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篷外,篝火渐次化作暗红的炭粒,像散落人间的碎星。
远处冰川的反光映在他瞳孔里,宛如一片凝固的银河。
第四天的搜寻即将落幕,但那些凝结的露珠、神秘的刻痕、震颤的罗盘,正如同散落的星子,终将在某个破晓时分连成照亮真相的星河。
他裹紧斗篷,听着山风在古柏间穿梭的声音,忽然觉得昆仑的呼吸,正与自己的心跳渐渐合拍。
“出去走一走吧。”张玉汝的心里忽然闪过了这个念头。
张玉汝的登山杖尖碾碎最后一层薄冰时,昆仑山脉的轮廓正从铅灰色云层中浮凸出来。
他立于昆仑,任长风卷着雪粒扑打面额,却掩不住眼底翻涌的震撼——横亘神州的“万山之祖”,此刻依旧是那亿万年未改的磅礴姿态。
极目处,昆仑山系如巨龙横卧天地间,主峰玉珠峰顶着皑皑冰雪,月色的霜华使得它更加清冷。
冰川融水在岩缝间叮咚成韵,恍若远古歌谣的碎章。
张玉汝蹲下身,指尖拂过片麻岩表面细密的纹路,三叠纪的海相沉积层里,依稀可见鹦鹉螺化石的残片。
这片被《山海经》称为“玄圃”的圣地,从来都是文明与自然对话的祭坛。
风里隐约有古老的吟诵。
昆仑丘、悬圃、阆风巅,《山海经》里的文字在山影间明明灭灭。
西王母的宫阙藏在云霭深处,那些被岁月风化的岩画里,或许还藏着巫觋沟通天地的密码。
他望向玉虚峰方向,传说中姜子牙修炼的洞穴已被流沙掩埋,唯有雪线之上的冰川,仍以亿年为刻度,丈量着神话与现实的距离。
海拔4000米以上的流石滩里,三指宽的绿绒蒿顶着紫蓝色花盘,在强风中倔强昂首。
冰川融水在谷底聚成溪流,裹挟着矿物质,在卵石间写出青灰色的诗行。
张玉汝解开围巾,让带着雪水气息的空气涌入肺部,胸腔里激荡的,是高原特有的清冽与苍茫。
地质时间的刻度与人类的呼吸在这一刻完美地重合在一起,仿佛时间的长河在这一瞬间被凝固。
那些原本枯燥无味的关于造山运动的冰冷数据,此刻却变得生动起来,它们不再是简单的数字和图表,而是一部部讲述着地球沧桑巨变的历史长卷。
而那些在古籍中沉睡的神话传说,也似乎在这一刻被唤醒,它们不再是虚幻的故事,而是眼前这磅礴存在的真实写照。
忽然间,他的脑海中闪过《淮南子》中的一句话:“昆仑之丘,或上倍之,是谓凉风之山,登之而不死。”
这句话如同一道闪电划破了他的思绪,让他对眼前的景象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这样一个天地交汇的地方,人类的渺小显得如此微不足道。
然而,如果能够将自己的精神寄托于自然之中,或许就能够超越这种渺小,领略到几分天人合一的境界。
在这一刻,他仿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感受到了宇宙的无穷奥秘和生命的无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