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宋城把歌谱直接递给了这群人。
作为娱乐公司的管理者,他们都或多或少的明白一些乐理知识。
起码是看得懂歌谱的!
拿到歌谱的第一时间,就是看歌名!
一首歌曲的歌名也是很重要的。
太多复杂或者太过拗口都不太好。
最好是能表现出歌曲的中心意思或主要主题,再不济就是以主角名称命名。
“《青花瓷》?听着好像挺有古韵的!”
一个高层喃喃自语道。
看到这个歌名,他已经在想象宋城要写一首什么歌曲了。
“应该是一首古风歌曲吧!”
“青花瓷是一种瓷器啊!没想到宋城会给瓷器写一首歌!”
“我觉得这个想法很妙啊!一个充满历史气息的元素!”
“可是这些年,古风歌曲的市场并不是很好。。。。。。”
“是啊,现在古风歌曲太鱼龙混杂了!”
这些高层的担忧不是没有原因的。
这几年,业界出现了一种“流水线”造歌的现象。
一首歌,只需要一天就能写完!
对正常人来说,这是很难达到的事情。
但是现在业内已经见怪不怪了。
因为写歌的不是人,而是机器。
或者说,是AI!
歌曲的制造者只需要把自己想要的要求写进去,AI就会自己选择模板直接造歌。
所以现在网络上有些歌曲听着总是很耳熟,也许都是一个模板做出来的!
什么“城关”“衣摆”“故人”“蜀中”“春宵”。。。。。。
可以说,在现在的大部分古风歌曲当中,都能听到这些词汇!
说句实在的,耳朵都要听吐了!
前几年古风歌曲的市场很大,在那个背景下,造歌流水线也随之诞生。
但是现在,大家已经不买账了。
说白了,就是听腻了,没有新意!
很多歌曲只会把那些带有古意的歌词杂糅在一起,乱七八糟的没有任何逻辑可寻。
乍一看好像还过得去,但是仔细一看就会发现问题很大。
有些东西前后完全不通,一首歌词看下来一点也看不懂!
给人的感觉就是高深莫测,像领导讲官话。
颠来倒去好几个小时,一句话也没听明白。
全是假大空的东西!
众人清醒过来之后,古风歌曲就不像以前那么受欢迎了。
宋城记得,在原世界有一首《盗将行》他印象特别深刻。
因为当时这首歌特别火,宋城就去认真听了一下。
结果还挺后悔的!
曲做的中规中矩,还算过得去。
就是那个歌词,有点过于离谱了。
从头到尾没有任何可以衔接之处。
甚至一整句的歌词连前后都对不上。
比如说“拎着钓叟的鱼线,问卧龙几两钱?”
“蜀中大雨连绵,关外横尸遍野。”
“枕风速雪多年,我与虎谋早餐。”
“。。。。。。”
这都是哪跟哪啊!
完全就是为了对仗而对仗!
“蜀中”对“关外”,“大雨连绵”对“横尸遍野”。
好像是还行吧?
再仔细看看呢?
这二者有关系吗?
最搞笑的一句是那个“你的笑像一条恶犬,撞乱我心弦!”
宋城看到这句歌词的时候差点没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