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本来吧,宋城只觉得傅为聪是个老顽固而已。
但是随着交流越来越深,他越觉得傅为聪不一般。
最开始的时候,傅为聪也就是给他讲一讲大王星的乐理知识。
结果越讲越激动,直接把宋城带到乐器房去了。
讲到哪个,就把哪个乐器拿出来给宋城展示一下。
顺带还让宋城直接上手。
主打的就是一个实践出真知!
“其实乐器跟文学是有共通性的,我们要考虑它们产生的背景,创造它们的时候的文化,地域特性,全面了解了这些资料之后,才能有所收获。”
“相对于西方的乐器,咱们的乐器就博大精深多了。”
“其实吧,吉他啊钢琴什么的都是好学的,但是像二胡,唢呐那种,一般人连入门都难!”
“但凡弹错哪根弦,整个调子就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了!”
“还有唢呐,唢呐是出了名的流氓音乐,只要它在,任何音乐都会被碾压!”
宋城对傅为聪的这句话颇为认同。
因为华国之前就有一部电影,讲述了中西乐器碰撞的故事。
在大环境之下,西方乐器,钢琴,小提琴成为大势所趋。
古典的华国乐器在大家的印象中就是“土气”“低级”的代表。
其实,也就是民乐和西洋乐在时代冲击之下产生的矛盾。
在音乐学院之中,民乐的地位是低于西洋乐的。
西洋乐享受最好的琴房,最高级的配置和最好的待遇。
但是作为古典乐的民乐学生,只能在破旧的琴房里练功,接受不公平的待遇。
甚至在音乐会上,民乐都没有出场的机会。
就在这样的矛盾背景之下,民乐和西洋乐的斗琴PK,成为全篇精华。
斗琴曲目为著名的西方钢琴曲《野蜂飞舞》,以极快的手速和极强的技术文明。
在这一点上,民乐是远远比不过西洋乐的。
最开始,女主的扬琴和民乐生的二胡只能勉强跟上西洋乐的钢琴和小提琴。
本来这是必输的局面。
直到一声唢呐出场,直接把西洋乐整不会了。
因为唢呐本身音量高亢,嘹亮,一般的乐器很难压的住。
有句话不是说嘛:百般乐器,唢呐为王。不是升天,就是拜堂。
也就是唢呐的声音一出现,其他全都白搞!
最后,就是因为流氓唢呐,西洋乐铩羽而归,民乐总算扬眉吐气了一次。
这部电影的问题虽然不少,剧情平直寡淡,内涵浅显。
但是就凭斗歌这一段画面,足够出圈了。
唢呐出现的时候,宋城浑身都起了一圈鸡皮疙瘩,顿时升起了一股对自家乐器的自豪感。
管你什么洋不洋气,在咱们古典民乐面前,还是乖乖认爹吧!
所以傅为聪说的这个点,直接点到他的心坎上了。
古典民乐,不管是唢呐琵琶二胡还是筝,都非常值得研究。
对比起钢琴,傅为聪更为偏爱的就是这些乐器。
从西到东,滔滔不绝。
宋城也听得格外舒爽。
因为傅为聪的知识面真的太广阔了!
不仅讲乐器,还讲乐器的发展史,还讲那些掌握某个乐器的大师。
从分析每个乐器,到评析不同乐器的不同特性。
让宋城直接就理解进去了。
一天下来,宋城对傅为聪佩服地心服口服。
如果说从前,叫“傅老师”只是客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