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完协议,苏墨阳又在书肆转了转,挑了本书。
《燕国异闻录——鬼神篇》
这书都是些不值钱的杂书,平时扔在角落无人问津,董文远干脆送了他。
心中不免想:怪不得博学,连这些上不得台面的书竟也涉猎。
苏墨阳道谢离开后,书肆老板的侄子在一旁咋舌。
“叔叔,别人你都是10两银子一本,怎么给他就20两,足足多了别人一倍。”
“墨海,你可知他是谁?”
“万博书院的学子苏墨阳啊,哦,还是上次书院季考的头首。”
他们文远书肆开得大,很多学子都来这买书,他早就听别的学子说起过。
“说得对,但你知道的还是少了点。”
董文远捋着胡须,眼中满是精明。
“他还是院长常松最重视的学子。”
“常松曾在国子监任职,多次受先皇称赞,其学识和眼光远超他人。”
“上次他夸过的人,是闻州,现在已经官拜太仆寺卿,而现在,他对苏墨阳的重视比闻州更甚。”
要问他怎么知道的?
这还是上次在鸿来酒楼吃饭,隔壁房间坐的正是万博书院的院长常松和教授苏墨阳的夫子。
二人谈论的,正是这个苏墨阳。
常松对他的评价极高,话里话间虽没明确指出,但那意思,却是百年难遇的宰相之才。
“叔叔怎知道的?”
那种人物,他们可攀交不上,又是哪里得来的消息?
董文远大笑,拍了拍侄子的肩膀。
“好好跟着叔叔学吧!”
这书肆,他从爹手里接过来时,只算小有盈利,但现在已经是扩大了一倍不止,那是有原因的。
常松为人低调,不轻易外出,他也是瞪着眼关注了一年,跟了十多次,才碰上了那么一个机会。
看着手里的新书。
字体刚劲,笔走龙蛇,有气势又有风骨。
里面的内容更是不可多得,标新立异,见解独到。
抛开他以后的造化不说,单说这本书的价值,也值20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