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力队经理和教练的通力合作下,视频已成功制作完成,几位教练正反复观看每位队员交接棒的细节动作,试图找出问题所在。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元国强皱着眉头,大步流星地走向电脑前,俯身凑近屏幕,仔细观察刚刚奔跑的细节。
“第一棒的李由,根据之前训练时跑的一次100米数据显示,李由这次在弯道的速度并未达到他直道那样快的速度,尽管他的弯道技术进步迅速,但仍不够熟练,导致速度有所损失,无法与他在第四道的表现相媲美。”其中一名教练指着屏幕上的数据,分析道。
“第二道的汤兴强,起跑太慢,得让他加速更充分一点才可以,不过李由放在第一道的话就有点太浪费了。”
听着助教的话,元国强也忍不住点了点头表示同意:“我也是这么想的,汤兴强的起跑速度确实有待提高,如果能让他加速更充分一些,可能会有更好的效果。而李由放在第一道确实有些可惜,我们应该把他放在最合适的位置,发挥出他最大的优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随着李由交接棒技术的不断提升,他们最终确定了接力队的前三棒顺序,并将李由安排在了第四棒的位置。
在前几天的一次接力训练中,尽管每个成员都不是完美表现,但整体来说还算中规中矩。
令人惊喜的是,这次训练竟然跑出了超过国家纪录的成绩!
然后教练组就进行对比,发现前三棒因为默契的问题没有发挥好,比国家记录的成绩还要慢,但是第四棒发挥的情况倒是相当的出色
37秒74,已经超越原国家记录0。05秒。
当然这仅仅是训练中跑出来的成绩,并不算什么。
而且这还只是在接力衔接没有达到最完美状态下取得的成果。
既然现在距离奥运会还有很长一段时间,元国强决定在保证当前分组顺序的前提下,花费一定的时间让每位运动员混合搭配跑一跑,看看是否会有更理想的效果和更适合的组合出现。
这样一来,不仅能够进一步优化队伍的实力,也能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尝试不同的角色,从而找到最佳的配合方式。
这不仅是在看看每一个组合的表现如何,更是帮助交接棒两名队员提升默契度,当然李由和其他人培养默契的时间还是太短了,容易出现问题。
尤其是在中间两棒当中,既要接又要传,李由根本抽不出这么多时间去训练交接棒技术训练。
三分钟过去了,又开始了下一轮的训练。
第一棒苏炳天,他凭借着自己世界级的前程能力以极快的速度冲向第二道交接区域。
由于苏炳天长时间担任第三道的缘故,他的弯道技术能力并不差,所以对于弯道的驾驭能力很好,速度并没有掉太多。
李由在弯道的时候总是会不由自主的进行减速。
来到交接区域,苏炳天刚好开始不断掉速。
第二棒的汤兴强刚好就是一个专项200米的运动员,他的前程水平确实是偏弱的。
两个人交接的还算顺利,并没有出现太多的披露。
苏炳天刚好在汤兴强的亚高速阶段将接力棒交了出去。
速度基本上没有多少损耗。
这次表现还可以!
元国强看着第一棒的表现,忍不住站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