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淞沪战场,崛起成为最强军阀》

第389章 招募新兵(第2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叶青山点点头,同意了周平寇的提议。

随即,叶青山麾下208师就开始,在衢州以及周边招募新兵。

名额五千人。

消息很快传出去。

当这边百姓知道,叶青山的86军要招兵后,很多青年蜂拥而至。

主动报名参军。

这和以前,国军拉壮丁的场面,简直天差地别。

叶青山一场场胜利,所积累下的名声。

在这个时候,也是发挥了很大作用。

跑过来报名参军的,很多都是大学生。

他们都是仰慕叶青山,才过来报名参军的。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农村的青壮年,也敢来报名参军。

只因为,叶青山在派人发出的征兵通告里,写的新兵待遇,实在是丰厚。

让这些本就家境不好的农村青年,愿意过来参军。

换取一笔丰厚的安家费,留给家里人,让家里人生活好一些。

这个时候,国军军饷标准没有统一。

其中,嫡系中央军的军饷标准最高,其他地方部队,杂牌军等军饷,就要少很多。

中央军的军饷标准是,二等兵每月十元,上等兵十二元,士官是十四到二十元。

但可惜,即便是嫡系中央军士兵的军饷,也基本上很难发满。

二等兵一个月,也就只发七元。

无论是士兵还是军官,全部削减。

至于那些地方杂牌军,军饷更是少的可怜,一个月有的只发半块银元。

甚至,有时候还会拖欠大半年。

而叶青山的86军,因为不需要统帅部的拨款,他需要自己养手下士兵。

那么,如何制定军饷,自然也就是叶青山说了算了。

而叶青山制定的军饷标准,比中央军的标准,还要高百分之三十。

并且,是毫无削减,每月按时足额发放的。

光是这点,就让叶青山麾下所有士兵,对叶青山感恩戴德。

毕竟,在这个时代这次参军的士兵,大部分家里也都是贫困百姓。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