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京郊百姓糟蹋了沈齐两府的粮食,该如何处置?”
说到最后,景公公收敛笑意,一脸严肃地看着皇上。
这等小事本不该传到皇上这里,奈何这次京郊的事闹得太大,前不久才爆发大灾,所有目光都盯着京郊。
不管是下马还是从此高官厚禄,都在京郊这件事上体现。
是以景公公不敢不报。
皇上的手轻轻敲在桌上,象征性地沉吟半晌,才道,“京郊百姓突遭大灾,对外人警醒点也能理解,让京郊府衙跟他们言明粮食不可浪费,这事就算了。”
“皇上英明。”
景公公躬身笑道,笑脸重回脸上。
皇上斜眸看他一眼,将他的那点心思全都看在眼里,却也没有点破。
景公公见皇上看着自己,赶紧端正姿态,不敢放肆。。。。。。
慈宁宫
太后娘娘一身素衣闭眸颂佛念经,浑身上下不添饰物,宛如一个普通的世家老祖,慈宁宫上下一片安静。
嬷嬷压低脚步声步入慈宁宫,来到太后娘娘跟前。
香火袅袅,慈宁宫中人自带一股安宁之气。
太后娘娘侧眸睁眼,看向嬷嬷,以眼神示意。
嬷嬷了然,在太后娘娘的耳边低语,将京郊一事仔细说来,也将齐沈两府被上京百姓嘲笑的事道来。
太后娘娘脸上的表情依旧,将佛珠盘起来,交给嬷嬷,这才缓缓直起身来。
一旁的两名宫女赶紧上前为太后娘娘更衣,净手,重新梳妆添上饰物。。。。。。
做好这一切之后,太后娘娘一身雍容华贵端坐在正殿,俨然换了一个人。
她的面容慈祥,眸光通透,说道,“齐沈两府心思不纯,心无善念,又何来行善一说?京郊百姓辱骂他们,也是他们咎由自取,怨不得他人。此事我们无需理会,皇帝自会定夺。他们妄想通过行善改变自己的名声,试图重振良妃的贵妃之位,都是妄想。皇帝是哀家的儿子,哀家最了解他,他定不是那等蒙眼心瞎之人,既已对良妃做了惩处,齐沈两府好不了。”
话落,太后娘娘接过宫女手中的茶杯,轻抿一口,似想起来什么,侧眸看着嬷嬷问,“对了,淑妃那小皇子的满月宴定在了何时?”
嬷嬷躬身应话,“回太后娘娘,定在两日后,皇上已经将宴请的名单送来一份,适逢太后您正在颂佛,老奴就没有打扰您。”
太后娘娘点点头,道,“拿来哀家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