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贾逵可以说是到死都是官员的典范了,怎么好像救了他像是犯了多大的错似的?
“这个贾逵可说是一生勤勉了,只是救了他也最多算是救了个好官。”
“远算不上是对历史有什么大的影响吧?”
三国位面
曹丕看着天幕迟疑道:
“贾逵可以说是德才兼备的老臣了,”
“甚至到死都没有像司马家那样有不臣之心,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天幕中视频继续播放:
“贾逵死后,他的儿子贾充承袭他的了爵位,”
“画风到了这里发生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君仁臣忠,父慈子孝的剧本到这里就完结了,整个华夏的历史风格也从这里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公元249年,70高龄的司马懿和他的大儿子司马师在密谋了一遍又一遍后终于决心干一件大事。”
“而这件事情过后,华夏的道德水平出现了断崖式的下跌,后世老臣再也没有安稳退休的可能。”
“是的,接下来就是耳熟能详的司马家造反,指着洛水为誓,然后骗降了大将军曹爽。”
——桓范:曹真,尔一世称雄,为何生下三个儿子竟如蠢猪笨牛呀。
——桓范:真猪队友,带不动!
——也不能全怪曹爽,毕竟以前指着洛水发誓可是有效力的。
“没过多久,司马懿死了,掌权的变成了司马昭,”
“曹魏的第四代皇帝曹髦不甘心做一个牵线木偶,于是奋起反抗。”
“毕竟血液还留着曹操的枭雄气质。”
“哪怕是死也要将天子的血溅在司马家的脸上,将司马家钉死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于是曹髦拿起宝剑,乘上天子车辇,带上自己的贴身护卫冲出了宫。”
“挡在曹髦面前的第一道防线是司马伷,结果被曹髦的护卫大声喝退。”
“第二道防线带队的正是贾逵的儿子贾充。”
“贾充没有他老爹的气节和风骨,早早的就投降了司马家。”
“看到曹髦的人冲了过来竟然迎上去打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