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织室里,十几名宫女身着靛青色麻布宫装,沉默地忙碌着,时不时传来织机的哐当声。
房间左侧,几名年岁较小的宫女跪坐在木案周围,面前是几大筐刚从库房领来的生丝和麻缕。
她们的指尖飞快地在滑车与簟子间穿梭,将杂乱的丝线理顺,卷绕成光滑的丝束。
另有两名宫女负责“练帛”,即对生丝坯绸进行脱胶处理。
她们将成匹的生帛浸入旁边一只热气腾腾的大木桶中,桶里是用楝木灰和蜃壳烧成的灰调成的碱性温水。
一人用长木棍不停搅拌,另一人则适时加入清水调节水温。
经过这般反复浸渍、捶打、漂洗,生丝上僵硬的丝胶被去除,丝绸才变得柔软洁白,能更好地吸附染料。
这时夏侯献走了进来,有宫女马上准备行礼,却被皇帝伸手止住,让她们继续忙。
夏侯献接着往里走。
他尊重妻子的爱好,但也顾惜她的身体。
正常来说织室的深处应当染料区,但染料气味浓烈且有刺激性,所以这一步骤被放到了掖廷。
而经过染彩和晾晒之后就剩织造、成帛、量裁与初缝了,这一步骤,王元姬经验老道,常常大包大揽,搞得掖廷女工们闲得要死。
进入下一个房间,几个宫女正在进行最后的工序。
她们将织造、染整完毕的帛布在宽大的案几上展开,用光滑的尺仔细丈量。
这种活素来是由丰富的宫女来做,然而就在夏侯献抬眼一瞄,却见到一个意外的身影。
潘淑正将整匹的帛布裁剪成规定幅宽的衣片,动作精准而熟练,一边忙活还一边指导身旁的人。
不多时成衣了,一名老宫女笑着夸赞道:“潘淑仪不仅美若天仙,手还这么巧!”
潘淑心里一美,还没说话,却听见另一名年纪不大的小宫女说:
“可是淑仪您以前不是吴宫贵女出身吗,怎么也会这种技艺?”
这小宫女嘴上没个把门的,这种话一般私底下吃吃瓜就得了,当着人家面讲,实在太尴尬了。
潘淑嘴角一抽,不知该如何解释。
本来被俘虏而来就已经很屈辱了,难不成还要说自己以前在建业也做过多年的刑家,在孙权的织室为奴?
老宫女连忙打了一下小宫女的手背,解围道:
“出身名门难道就不会织布了?别忘了,皇后的技艺可是相当精湛。”
“皇后身处尊位,却不忘旧业,身体力行,为后宫乃至天下作表率,实乃咱们大魏的社稷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