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书库

久久书库>重生夏侯,从街亭开始 > 第783章 诸葛攀的迁徙路(第2页)

第783章 诸葛攀的迁徙路(第2页)

现如今诸葛瞻战死武阳,其子诸葛尚年幼,于是二十八岁的诸葛攀便成了这支琅琊诸葛氏的家主,或许。。。。以后就是河东诸葛氏了。

“阿兄,我好冷。”八岁的诸葛尚双臂环胸,站在那里哆哆嗦嗦。

北方的深秋与成都不同,一阵风吹来确实吹得人浑身难受。

“阿尚,来,披上。”诸葛攀把自己的袍泽解下,披在弟弟身上。

他对这孩子充满怜爱,诸葛尚前不久也没了父亲,或许只有有同样经历的自己才能够感同身受。

不多时,诸葛攀对赵腾道:“赵县丞,我们走吧。”

“不急。”赵腾说道,“先入大阳休息一夜,明日再上路。”

“那便有劳您带路。”

诸葛攀彬彬有礼,但在下人们眼里却觉得有点低声下气。

说实话,家主的这副模样是下人们从未见过的。

虽然丞相走后,成都军民的大部分目光都投在诸葛瞻的身上,但诸葛攀作为诸葛亮名义上的长孙,在蜀地过得也是人上人的存在。

可惜,这份待遇随着蜀汉的灭亡而烟消云散。

“赵县丞,听说这诸葛氏来头不小啊。”路上,赵腾身边的小吏邓元在一旁私语道:

“且不说这是蜀相诸葛亮的后人。就是放眼咱大魏,琅琊诸葛氏可是与天家有姻亲关系。。。哦对了,江东孙氏那里好像也有一个诸葛氏的人当权。”

“知道的还不少。”赵腾瞥了他一眼,又道:“可惜啊,这一支怕是要没落了。”

“此话何意?”邓元问道。

“这不是显而易见的事?”赵腾道,“如若朝廷真的想用诸葛氏,岂会迁到河东来?”

邓元依旧不解。

河东一带虽然在汉末时期盗贼横行,饿殍遍野,但在杜畿、杜恕父子任河东太守以来,逐渐将这个位于京畿腹地的郡治理成了大魏模范郡。

如今的河东今非昔比,吏治做得相当不错,很多朝廷的新政在河东这里,推行得也相对顺利。

这跟如今的庙堂现状有一定关系。

闻喜裴氏、贾充的母族解县柳氏等当地豪族,出于当家人跟天子走得近,或主动或被动地做了一些利益上的妥协。

当然邓元这种阶层看不到庙堂之上的利益往来,只单纯地疑惑:“咱河东不是好地方吗?”

“那要看是什么地方。”赵滕道,“你可知诸葛氏被迁去何地?”

“何地?”

“汾阴。”

闻言,邓元恍然大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