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诸将劝朕荡平孙吴,以免夜长梦多。而太子却主张休养生息。”
夏侯献捏着一撮鱼粮,丢进荷花盛开的湖中,不多时,鱼儿们争先恐后地游了过来。
钟会其实是主张趁势伐吴的,因为在他心里,功业是第一位。
至于民情。。。。那是什么?根本不重要。
他想着,若是能跟着陛下一举扫平天下,就算没有亲自领兵获得声望,却也不失为郭嘉也。
但他察言观色,发现陛下看似是在犹豫,其实早就下定了主意。
所以面对陛下的询问,他也早就想好了说辞:
“扬州富庶,不容小视。今虽权臣当道,却也与吴主保持着微妙的平衡。”
“孙和懂得隐忍,若我大军相逼,他自会放权于诸葛恪。”
“诸葛恪虽刚愎自用,却不是庸才,虽进取无能,自守尚可。”
“今我兵乏民疲,与其徒增变数,不如坐等吴宫生变,陛下再施以威压,或可不战而屈人之兵。”
夏侯献微微点头。
钟会不愧是亲眼见证过“曹芳谋反”的人,很能看清江东庙堂的局势。
江东政权似乎都有一个特征:当有外部压力时,他们就会团结一致。
前有武帝下荆州,赤壁惜败。
后有苻坚战淝水,天下崩盘。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越是临门一脚,就越是要克制。
“既如此,士季这就去拟旨吧。”
夏侯献把最后一捧鱼粮尽数散下,“免除荆、襄、雍、秦、凉、益一年赋税,各地官员无故不得随意征发徭役。”
“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