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不成卖唱的了吗!
秦云只能看向老王:“王叔,你会不会唱曲?”
老王嘴角抽动:“少爷,你饶了老奴吧。”
“啧,没办法了,那就本少爷来吧,别的不行,流行歌曲本少爷还是会几首的,到时候本少爷就唱。。。。。。”
不等他说完,老王一把抓住他的胳膊,紧张激动的都结巴了:“少爷,别冲动!我、我、我可以说书!”
开业那天,光是什么大罗仙茶,五两银子一壶就够秦云喝一壶的了。
他还要亲自下场唱曲?
老爷在监牢里知道这件事,估计能一头撞死!
事到如今,只能他牺牲一下自己。
“哦?你说书?能行嘛,你说一段我听听。”
老王还真会说。
年轻的时候他还没跟着老爷做长随,就是靠到处说书维生,后来跟着老爷发达了,他也没把这手艺抛下。
偶尔老爷举办宴会,他还会来上一段,带带气氛。
秦云听老王说完了一段之后,立即拍手叫好:“看不出来啊王叔,你还有这本事,你说书抑扬顿挫,跌宕起伏,水平很高,只可惜,段子有点老套。”
原来,老王一共说了两个段子。
一个是寒门子弟父母被冤死,书生苦读高中,荣升知府凯旋,为父母平冤。
另一个则是穷酸书生和富家小姐两情相悦,却因为家族打压,有情人不得不散,最后书生苦读高中,回来赢取白富美。
总之就是穷书生逆袭。
但,这些说段子的人不清楚,秦云却很清楚。
之所以这样的段子多,那是因为这年头识字的老百姓少,能识字的,基本上都是书生。
书生但凡有点出息的,早就走上正道儿过自己的小日子去了,剩下那些吃不上饭的,才会靠写段子维持生计。
这些穷酸书生在写段子的时候,往往会代入自己,意想美好生活,打脸那些欺负自己的人。
于是,各种各种穷酸书生为主体的故事应运而生。
但,老百姓真爱听这个吗?
卖猪肉的屠夫想听的是张飞的故事!
武馆学武的武夫,想听的是关云长温酒斩华雄的故事!
戴了绿帽子的可怜男人,想听的是武松痛打潘金莲西门庆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