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龙井一招以退为进,倒把何朝迅置于颇为尴尬的位置,按省委排名接下来就轮到他发言。
不过何朝迅身经百战,老谋深算,怎会被季龙井将住军?稍作思忖道:
“这会儿不记录,我说句同志们都心知肚明却捂在肚里的话,受张槿同志那篇文章影响,统战部长职能和定位受到一定限制,在干部遴选推荐当中形同鸡肋,进退两难……”
会议室响起轻微的笑声,宣传部长陈晓卫道:
“形同鸡肋,朝迅同志比喻精当啊。”
何朝迅续道:“我的想法是这样,作为领导干部要有奉献精神,不能对岗位挑三捡四,符合条件的都报好的,差的无人问津,有失朝明作为经济大省的体面,也暴露当前个别同志急功好利、太过现实的弱点……”
江海点点头:“朝迅同志说的‘体面’二字很贴切,干部提拔任用本来是件好事,结果把屁股露到外面了,务必要注意。”
“所以,我觉得仍要保持人才池的传统,先按符合省委常委标准遴选出一批干部,估计也不算多顶多十来位吧,”何朝迅道,“然后分层分级打分某某同志适合推荐哪个岗位,这样等于不是本人想干什么,而是集体认为你适合干什么,套用老话来说就是到组织最需要的岗位,我是这么想的,供同志们参考。”
江海听得内心翻江倒海,季龙井也暗惊何朝迅厉害,为什么呢?
何朝迅轻轻一拨,策略性否决了王要武(背后是江海)分类提名方案,重回过去人才池选拔模式,只不过披了层迷惑的外衣——分层分级打分,道理听起来也无懈可击:
集体决策候选人到最需要的岗位。
譬如省委组织部遴选出包括唐武功在内12名干部,经过分层分级打分,唐武功排名第三,那么按何朝迅的意思便能推荐为常务副省长;倘若排名靠后,只能推荐统战部长,这就是“集体决策”的玄机。
何朝迅的底气在哪里呢?一是自己方方面面打招呼、唐武功四下奔波反响乐观;二是拿准了此次竞争激烈,票数分散,达不到半数也能胜出。
但省委常委会这种竞技场没有弱者,能坐到这间会议室的无不过关斩将、叱咤风云,没一个是好捏的柿子。
省委秘书长宋阳缓颊道:“安排新岗位也要尊重基层同志意见的,不能明明不喜欢或干不了或存在种种顾忌,却非要人家干,强扭的瓜不甜呐。”
周秋平反驳道:“怎能连最基本的组织纪律都不遵守?不服从组织安排就不配在干部队伍当中提拔重用!”
宋阳发言的目的在于“拖”,并不想跟其他常委打口水仗,淡然一笑了之。
凌金森则道:“我赞成干部提拔任用侧重基层,要让广大一线干部员工看到希望,感觉自己仍有上升空间。”
因为何朝迅突兀出招否决江海和王要武事先商量的方案,场面有点混乱,发言不再按照常委会排名次序,而是谁想说就说。
省纪委书记叶强也支持凌金森的观点:
“金森说得对嗬,基层还有具体执行瑕疵以及经济方面更经受考验的问题,能脱颖而出都很不容易,值得倍加珍惜。”
凌金森、叶强讲的都是原则方针,没介入具体方案之争,这也是常委会发生争执时的一种技巧,看似说了,实际上等于没说,但我确实参与了。
“晓卫同志什么想法?”江海含笑着问道。
会议室又响起轻微的笑声,不消说,在位都清楚陈晓卫也是竞争常务副省长的潜在人选,让他表态无异于“我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