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非眼下需要举办册封太孙,以及纳太子侧妃等诸多庆典。
恐怕于朝会之上,李叔正都不会被人想起。
“李俨兄放心,届时太子殿下问询开源节流之法。”
“在下自会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提议削减武将公侯的俸禄。”
“你可知此举,是何后果?”
“在下不怕!”
李叔正语调慷慨,眼角微微抖动,满是大义凛然。
“无外乎是触怒一众公侯,备受排挤。”
“最次也不过是被那个喝醉酒的功勋武将冲入府邸,将我阖家上下尽数屠戮。”
“可若以此能让太子殿下顿悟,重礼、重法。”
“在下身死道消,又有何惧。”
语罢,李叔正似将满心踌躇付诸酒中之水,当下便是一饮而尽。
吏于洪武,享于太平,已然大幸。
然洪武爷出身微末,不喜繁文缛节。太子朱标只求实效,亦不喜繁重礼数。
虽是太平之时,可他李叔正重礼之心,依旧有种郁郁不得志的踌躇。
莫说是让大明回到重视礼数的上古周朝。
即便是回到南北朝的重礼之风,他李叔正也算是得慰平生。
“李俨兄,晌午便到,在下少叙。”
~~~~
“那李叔正当真如此说?”
坤宁宫内。
听毛骧禀告完,依旧抱着雄英的老朱表情微顿,语气也陡然严厉了起来。
可他刚一说完,怀中的雄英似被他怒火波及,顿时便嚎啕大哭了起来。
“诶呦,不哭不哭,雄英不哭。”
“爷爷不是发火,爷爷只是随意问话。”
见老朱似有慌乱,语气柔和甚至都是夹着嗓子。